河南省武陟一中西区2013-2014届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无解析.docVIP

河南省武陟一中西区2013-2014届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无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I卷 选择题(60分) 本卷共小题,每小题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06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出现这一情况的最初依据是( )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2.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应为( ) 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 C.抗日战争 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19年孙中山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 地面 ,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下列哪一运动动摇了这些“地底陈土”(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抗日战争 . 在某次烟标收藏博览会上,我们看到如下一组烟标专题展品,其反映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国民革命时期国共联合北伐 B.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敌后抗日 D.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开展土地改革 “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兵?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八七会议 1.“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 ) A.1912—1919年 B.1920—1926年 C.1927—1936年 D.1937—1945年 1.1947年底,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会议,20年来解决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这里的“解决优势”的关键决策是( ) A.力争和平谈判的主动权 B.实现工作重心向城市的转变 C.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D.全力争取战略决战的胜利 1. 近代以来的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有关南京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太平大国建都 ②《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③1912年中华民国定都 ④见证蒋家王朝的灭亡 A.①②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