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淇县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湖湘文化”溯源
罗敏中
商周之际,长江以南为吴、楚两大诸侯国的封地。两国未立之时,这里都是蛮族居住的地方。太伯初至江南,得到千余家荆蛮的拥护,得以站稳脚跟,建立吴国。楚国立国的时间不如吴早,熊绎在周成王时始封于楚,比太伯作吴的时间晚了大约一百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国在对待商周文化和蛮族文化的问题上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吴对黄河文化特别是商周文化采取一种认同的态度,在建立自己的文化体系过程中,注重并自觉地向黄河文化学习。楚则完全是另一情况。楚在兼并周围的小国家和要求周给予王的称号时,往往打出“我蛮夷也”的旗号,要挟对方。这种以蛮夷标榜的事实,说明了楚人对蛮夷文化的认同。正因此,楚人把自己推到了周人对立面,使周人对他怀有戒心和敌对情绪。楚文化及楚人受到周文化和周人的歧视。这种歧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并未能促使楚人像吴人那样去向周文化学习,反而使楚人产生逆反心理,在“蛮”的特质的方向上发展。
司马迁述及吴、楚两国中的蛮族时,分别使用了“荆蛮”和“楚蛮”两个不同的名称。按照我们现在的一般理解,荆与楚两个地理概念大致相当,荆蛮也就是楚蛮。但是,司马迁在《吴太伯世家》中只称荆蛮不称楚蛮,在《楚世家》中只称楚蛮不称荆蛮,可见,荆蛮与楚蛮在司马迁那里是有区别的,而且,这种区别十分清楚严格。从两文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大概推知,以太伯作吴为界线,之前,江南之蛮通称荆蛮,太伯作吴后,司马迁就改称夷蛮,或直呼之为吴了。名称的变换表示着内容的变换,表明蛮人的一部分与吴人融合、同化,一部分向更边远地区迁移。司马贞《索隐》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指的或者就是这种情形。居住湖湘一带的扬越(粤),也就是蛮族人的一支,它构成楚蛮的一部分。
作为湖湘文化前身的楚蛮文化原始层,就是它带有原始野性的“蛮”。这种“蛮”的特质的内涵,包括自然环境、服饰、民风民俗、辛勤劳作和开拓精神。
“蛮”的文化特质的第二层面是强烈的乡土意识和恋乡怀乡情结,第三个层面便是爱国主义精神。国、家、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爱家、爱乡与爱国不是一回事,它们有范围、层次的区别。只有爱国主义才是一种最崇高最广大的爱,属于最高层次。我们同样可以说,爱国主义在楚人身上表现最为强烈,最为执著。蛮,也就是执著。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俗谚中,我们可以见到这种蛮、这种执著。屈原更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他的不朽之作《离骚》中,“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属于第三层面的还有一种自强精神。从先王熊绎立国开始,楚人就具有了一种荜路蓝缕、奋发图强的精神。这种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周王室分封不公,“齐、晋、鲁、卫,昔封皆受宝器,我独不(否)”(《楚世家》)。这种待遇不公,促使楚多次问鼎周室, 不断开拓疆域,把楚国的版图扩展到淮河、黄河流域,包括今天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的广大地区。只是由于楚国内部发生了矛盾,给秦国造成了可乘之机,后来居上,统一了中国。否则,历史将会是另一个样子。(节选自《文史知识》2012年第10期)
1、下列对湖湘文化的“蛮”的特质内涵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环境、民风民俗方面的辛勤执著与开拓精神。
B.荆蛮与楚蛮在司马迁那里是有区别的。
C.强烈的乡土观念和怀乡恋乡情结。
D.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
2、下列关于吴、楚两国对待商周文化和蛮族文化态度差异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 )
A.作为湖湘文化前身的吴楚蛮文化原始层,它们都带有原始野性的“蛮”。
B.吴国认同黄河文化特别是商周文化,并自觉地学习和吸收它。
C.楚人认同蛮族文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向“蛮”的特质方向发展。
D.楚文化及楚人受到周文化和周人的歧视,使楚人敌对周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楚两大诸侯国的封地均在长江以南,所以,两国在对待商周文化和蛮族文化的态度上相同。
B、楚在兼并其它小国家并要求周给予王的称号时,往往以蛮夷标榜自我,这表明楚人认同蛮夷文化。
C、屈原在其不朽作品《离骚》中“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湖湘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D、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俗谚及后来楚人项羽灭秦的史实中,可见湖湘文化的执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敬,齐人也。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年高三4月月考试卷(英语).doc
-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10-11届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doc
-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2-2013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2-2013届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doc
-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2-2013届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届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届高二10月抽考英语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1-2012届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卷.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1-2012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无解析).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1-2012届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1-2012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1-2012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1-2012届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1-2012届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1-2012届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3-2014届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3-2014届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卷 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