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_新时期的理论z精要试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 探索(1978-2003) 课标要求: 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2、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你从歌曲《春天的故事》中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探究:“春天”是指什么?“1979年”和“1992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有一位老人”指谁?为什么要歌颂他? 一、邓小平理论 1.背景: 国内 政治 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 经济 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思想 国际 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国际环境大大改善。 国家主要领导人仍坚持“两个凡是”,严重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突破了“左”的思想束缚。 2.形成过程: 时间 历史意义 阶段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的转折. 中共十二大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 第一次系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92年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中共十四大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五大 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酝 酿 形成 成熟 确立 实质:是一场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原则分歧的争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包括两层涵义: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内容: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2.意义: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p87) 3、邓小平理论的概念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997年中共十五大 4、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发展道路 发展阶段 根本任务 发展动力 外部条件 政治保证 战略步骤 党的领导 依靠力量 祖国统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 和平与发展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步走战略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一国两制 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第四,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归纳概括】 中国共产党理论走向成熟 (1)“一个真理”,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2)“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提出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 ?①国际: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②国内: A.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B.新党员大量增加,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1.背景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 2、条件: (1)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在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 (2)经过长期的思考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