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師《計算機體系結構》-奧鵬教育.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福師《計算機體系結構》-奧鵬教育.doc

高校名称:福建师范大学 课程名称:《计算机体系结构》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课堂笔记 3 第一章 概论 关键词汇 12 第一章 概论 FAQ 13 第一章 绪论 拓展资源 14 第二章 存储系统 课堂笔记 15 第二章 存储系统 关键词汇 34 第二章 存储系统 FAQ 35 第二章 存储系统 拓展资源 36 第三章 输入输出系统 课堂笔记 38 第三章 输入输出系统 关键词汇 54 第三章 输入输出系统 FAQ 55 第三章 输入输出系统 拓展资源 57 第四章 数据表示和指令系统 课堂笔记 64 第四章 数据表示和指令系统 关键词汇 87 第四章 数据表示和指令系统 FAQ 88 第四章 数据表示和指令系统 拓展资源 89 第五章 流水线处理技术 课堂笔记 91 第五章 流水线处理技术 关键词汇 118 第五章 流水线处理技术 FAQ 119 第五章 流水线处理技术 拓展资源 120 第六章 并行处理技术和多处理机 课堂笔记 121 第六章 并行处理技术和多处理机 关键词汇 141 第六章 并行处理技术和多处理机 FAQ 141 第六章 并行处理技术和多处理机拓展资源 142 第七章 互联网络 课堂笔记 144 第七章 互联网络 关键词汇 161 第七章 互联网络 FAQ 162 第七章 互联网络 拓展资源 163 第八章 非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 课堂笔记 164 第八章 非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 关键词汇 176 第八章 非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 FAQ 176 第八章 非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 拓展资源 177 第一章 概论 课堂笔记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本章现代计算机系统 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以来,已经过了半个世纪,计算机经历了五次更新换代,各代划分的主要标志是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明显变革。从所用的器件而言,它经历了由电子管、晶体管到集成电路,由继电器存储,磁介质存储到集成电路,乃至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存储的发展过程。 从结构的发展而言, 它经历了由单个CPU组成的单机系统到流水线机、 多处理机到大规模的并行处理机的发展过程,从技术的发展上而言,它不断引入变址技术、中断技术、微程序技术、缓冲技术共享、重用技术、虚拟技术。从语言和应用方面而言,它经历了由汇编到高级语言,从单用户到多用户,到并行处理的语言、编译、操作系统,直到如今计算机网络、异构系统处理等等这一发展过程。随着硬、软件的发展。展示在人们面前的计算机也已大大不同于50年前的样子,而且仍然在不停地迅速发展和变化着。现在计算机的构成计算机系统不只是最明显的硬件设备,还应包括与它不可分割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用户接口等, 它们形成一个集成系统, 如图1.1.1所示。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器件和软件组成, 按功能可以划分成以下7级层次结构: 级别 计算机系统 人 实现方式 6 应用语言级 用户 软件 5 高级语言级 高级语言程序员 软件 4 汇编语言级 汇编程序师 软件 3 操作系统级 操作员 软件 2 传统机器语言级 机器语言程序员 软硬件接口 1 微程序机器级 逻辑设计员 固件 0 电子线路级 硬件设计员 硬件 其中,第0级由硬件实现,第1级由微程序(固件)实现,第2级至第6级由软件实现。可见,计算机系统结构是指在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分接口上,机器所表现出的外特性。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系统结构定义 计算机系统结构就是计算机的机器语言程序员或编译程序编写者所看到的外特性,是硬件子系统的概念结构及其功能特性。系统结构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机器内的数据表示、寻址方式、寄存器定义、指令系统、中断机构、存储体系和管理、机器工作状态的定义和切换、输入输出结构、信息保护等。 在计算机技术中,一种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似乎不存在,这称为透明性。 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机器语言程序员所了解的计算机的属性,即外特性。系统结构设计者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软件、硬件功能分配和对软件、硬件界面的确定, 即哪些功能由软件完成, 哪些功能由硬件完成。包括:数据表示、 寻址方式、寄存器定义、 指令系统、中断机构、存储体系和管理、机器工作状态的定义和切换、输入输出结构、信息保护等。 计算组成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计算组成的任务是在计算机系统结构确定分配给硬件子系统的功能及其概念结构之后,研究各组成部分的内部构造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机器指令级的各种功能和特性。具体包括:数据通路的宽度、专用部件的设置、各功能部件操作部件的并行度和共享程度、控制机构的组成方式、缓冲技术排队技术的采用、 可靠性技术的采用和方式的选择、 预估预判优化处理。 计算机实现即计算机逻辑设计之后的物理实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