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6 文言文阅读 第2节 考点2 识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docVIP

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6 文言文阅读 第2节 考点2 识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6 文言文阅读 第2节 考点2 识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doc

考点2 识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定考向从2015年起高考试题新增了对古代文化常识考查的题型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此考点属于识记类试题考生答题失误无常见设问方式: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熟技巧文化常识识记“3法”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大多停留在识记层面上。因1.穿针引线法零散的文化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用一根线将它们穿起来这些文化常识就会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穿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具体如下:韵文类:→→→→→散文类:→→→→→→→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化常识就先拉一条长线将针一根一根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2.联想法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比如记忆屈原:→→→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3.积累法文学文化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因此对于一些常识性知识要加强梳理和记忆。如古代的“官职常识”“人物称谓常识”“文集命名常识”“科举常识”“地理常识”“古籍常识”等可以将所有需要记忆的文学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予以记忆。而在每一天的复习中先回忆前一天的内容再记忆新的内容这样大循环套小循环一直到高考前就不怕记不住可文化常识推断“2法”1.联系课内。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是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延伸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要能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就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2.语境推断。对文化常识的考查高考其实不主张“死记硬背”所有考题均与语境有密切的联系可以(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本见本专题考点1“真题示法”例1)完成后面的问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古代朝廷中分职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尝试解答】 __C__【解题思维】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文意锁定选项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位置。第二步:剖析词语的内涵。本题加点词语涉及古代官职、君主制度、古国情况等。如A项“首相”相”指“丞相、宰相、相国”而“首”则是指其中居于首B项建储”建”指“确定”储”指“储君、皇位继承人”。D项契丹”指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建立的契丹国。第三步:解析具体语境。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具体的语境相联系其内涵比词典中丰富故需结合语境才能具体理解。如C项“有司”在文中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而不是指朝廷中的各级官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束言:“尚文为将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第疏狂当治。帝愈怒夺渊、侨俸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时束入谏垣未半岁也。逾年俺答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七》有删改)【注】 ①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②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除”和“擢”都属于中国官职任免制度。“除”是免除犯了错的官员的职务擢”是对官员的提拔。杖”是中国古代用大竹板、大荆条等拷打犯人脊背、臀或腿部的刑罚与笞、徒、流、死一起被定为五刑。刑部”是中国古代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明清两代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B [“除”应解释为B项中“‘除’是免除犯了错的官员的职务”错误。]【参考译文】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亲沈侭做邠州知州。沈束考上嘉靖二十三年的进士被授予徽州推官被提升为礼科给事中。当时大学士严嵩独揽政权。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去世沈束请求给予丧葬善后仪式严嵩却阻挠不给予。沈束说:“周尚文为大将以忠义称许自己。曹家庄那一场战役他建立了奇功应该赐封爵位给他并延及他的子孙。其他如董旸、江瀚极力抗击强敌随后为国而死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