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講緒論.doc
第05讲 岩体中的 岩体中的原岩应力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原岩应力分布规律
岩体中的弹性变形能与弹性变形恢复地下工程体围岩的原岩应力重新分布
【重点内容详解】 一、岩体中的原岩应力自重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是原岩应力场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原岩应力场是分析开采空间周围应力重新分布的基础,研究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分析开挖岩体过程中岩体内部应力变化,是为合理设计巷硐支护提供依据。
自重应力
在均匀岩体内,岩体的自重应力为:。
海姆认为,因长时蠕变及应力均化作用,。
金尼克认为,仍处于弹性状态,符合虎克定律, 。
岩石泊松比一般为,则侧向应力系数为。即原岩岩体中任何地方的水平应力约等于垂直应力的25%~40%。
构造应力
构造应力以水平力为主,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方向性。有以下基本特点:① 一般情况下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因此构造应力也主要是水平应力。而且,地壳运动总的来说是以挤压运动为主,所以水平应力以压应力占绝对优势;② 构造应力分布很不均匀,在地质构造变化比较剧烈的地区,最大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往往有很大变化;③ 岩体中的构造应力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通常两个方向的水平应力值是不相等的,且相差很大;④ 根据测定,岩体中的构造应力普遍存在以下规律: ⑤ 构造应力在坚硬的岩层中一般比较普遍。原岩应力分布规律
① 原岩应力主要由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组成,自重应力是永恒存在的,而构造应力主要受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因地而异② 铅直应力基本上等于上覆岩层重量③ 水平应力普遍大于铅直应力④ 平均水平应力与铅直应力的比值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减小⑤ 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一般相差较大。岩体中的弹性变形能与弹性变形恢复由于在外力作用下岩体发生体积和形状的变化,所以岩体内的弹性能分为体变弹性能形变弹性能单位岩体的体变弹性能为:
单位岩体的形变弹性能为:
由上两式可知,地下岩体中积聚的弹性能与应力状态有关,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它与开采深度的平方成正比关系增长。显然,这对深部开采中围岩灾害的防治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地下工程体围岩的原岩应力重新分布
1)围岩弹性区内应力分布
(1)双向等压应力场内的圆形孔
[结论] :
① 在双向等压应力场中,圆孔周边均处于压缩应力状态;
② 双向等压应力场中孔周边的应力最大,其应力集中系数为2,且与孔径的大小无关,而其它各点的应力大小与孔径有关;
③ 在双向等压应力场中,圆孔周围任一点的切向应力和径向应力之和为常数,且等于;
④ 若以超过原岩应力值的5%作为影响半径的边界,则的影响半径为。
(2)双向不等压应力场内的圆孔
[结论]:
① 当时,上两式分别变为:
可见,等压应力场是双向不等压应力场状态下的一个特例,而且此状态下,孔周围各角度方向上的应力状态相同,若是巷道,则说明此状态下对巷道的稳定最为有利;
② 当且或时,该位置处。说明在圆孔的顶、底部中点位置处出现拉应力;当且时,该位置处。说明在圆孔的两帮中点位置处出现拉应力;当时,圆形孔的两帮或顶底部中点位置处,切向应力均恰好等于0;当时,圆形孔的周边各位置处切向应力,说明各点均不出现拉应力状态。
(3)椭圆形孔周边的应力分布
[结论]:
① 当巷道周边各点位置处的应力均为等值压应力时,对工程体的稳定最为有利,此时的轴比称为等应力周边,也称为最佳轴比。则此时,可以得到:,由此看出,等应力轴比与原岩应力无关,只和侧向应力系数有关。
由可决定最佳轴比,例如:
时:,,最佳断面为圆形;
时:,,最佳断面为的立椭圆;
时:,,最佳断面为的横椭圆;
总之,椭圆长轴总是顺着原岩应力的最大主应力的方向,且轴比满足式为最佳。实际设计与生产工作中,如果条件许可,应满足或尽量靠近该轴比。
② 零应力轴比
当过大或过小时,过分地追求最佳轴比是不尽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岩体本身抗拉强度最弱的特点,找出不出现拉应力的情况,即此时工程体周边上不出现拉应力,相应的轴比称为零应力轴比。
通过圆形孔周边的应力分析的结论中可以看出,在各向不等压应力场中,孔的顶底及两帮中点位置处是最要害的地方,那么我们可以由此入手。
对于顶点:当时,不会出现拉应力;当时,无拉应力出现的条件是。
对于两帮中点:当时,不会出现拉应力;当时,若不出现拉应力, 。
可见,当侧向应力系数比较小()时,应着重考虑顶(底)点;反之则应照顾两帮中点。
(4)矩形孔周边的应力分布
① 在矩形孔的拐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7章企業組織類型.ppt
- 第7章工業機器人-工業庫.ppt
- 第7章標準件與常用件.ppt
- 第7章海岸與石灰巖地形知道海水作用與海岸線。認識海蝕地形與海積.doc
- 第7章總線系統.doc
- 第7章蝸桿傳動.doc
- 第7章計算機基本知識.ppt-教師信息平臺.ppt
- 第8章Oracle的其它對象.ppt
- 第8章串并行通信接口技術本章學習要點可編程接12芯片的基本.doc
- 第8章光盤、軟盤驅動器及其他存儲器.ppt
- 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过关检测卷新人教版.docx
- 第十三章轴对称(复习课)1.ppt
- 15.1.2分式基本性质(2).ppt
- 期末冲刺(补全对话30道).docx
- 【华创证券-2025研报】2025年二季报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持仓分析.pdf
- 【港交所-2025研报】景福集团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年报.pdf
- 【天风证券-2025研报】2025中报前瞻:关注预告日至财报日的景气超额.pdf
- 【国金证券-2025研报】连连数字(02598):跨境支付先行者,前瞻布局虚拟资产.pdf
- 【第一上海证券-2025研报】云工场(02512):云工(02512):IDC方案服务商,边缘云业务打造第二成长曲线.pdf
- 【东方证券-2025研报】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二季报全解析:重点关注科技医药双主线和中小盘高成长主题基金.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