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 别
日 期
2014.7.24
主持人
责任
护士
床 号
34床
考核
人员
(护士长)
患者
姓名
查房
性质
专病查房
查房
病例
痿病
参加
人员
查房内容记录:
一、护士长:今天我们对34床病人刘某某进行中医护理业务查房,该患者中医诊断是痿病,西医诊断是运动神经元病等,通过今日查房,希望大家更多了解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病机,掌握此类患者的护理重点要点,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工作,提高护理质量。首先请责任护士薛萌简要汇报一下病史。
二、查房步骤
责任护士汇报病情:
患者刘某某,女,45岁。于2014年7月9日以渐进性四肢无力4月余,加重1月余为主诉,门诊以中医诊断:痿病(气虚痰瘀内阻兼肾虚);西医诊断:运动神经元病、窦性心动过速收住入院。患者于4月余前患者在家做家务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随于附近医院以“肩周炎”之诊断治疗,后逐渐加重,5月20日曾在西京医院以“周围神经病”之诊断行对症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遂出院。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症状加重,上肢不能抬起,为求进一步中医针灸、中药治疗,遂来我院。入院症见:双上肢上抬困难,双手握拳无力,双下肢行走无力,步态不稳、双手虎口部位肌肉萎缩,间断出现四肢不自主抖动,偶有腰困,纳食尚可,夜休较差,眠浅易醒,二便正常。查体:T 36.5℃,P 82次/分,R 19次/分,Bp 130/90mmHg。舌质淡暗,苔白厚腻,脉细滑。入院后给予给予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中医治疗以益气健脾、化痰祛瘀、补肾通路为治法,予以针灸治疗为主,配合内科疾病推拿、手指点穴、穴位贴敷等治疗,静点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西医以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为原则,口服强的松、氯化钾缓释片、维生素B1、B6片,钙尔奇D,静滴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一、了解下相关检查,辅助检查还有哪些存在异常,帮助我们更进一步熟悉病情。
吴:神经电生理检查示:1、双肌皮、腋、桡运动神经波幅不同程度降低,双尺、右正中神经感觉神经波幅降低;2、双正中神经F波出现率降低,左尺神经F波出现率大致正常;3、左胸锁乳突肌、左手第一骨间肌、右股四头肌、右肱二头肌EMG多考虑神经源性损害,左T11脊旁肌未见明确自发电位。
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窦性心动过速、低电压。
二、中医辨证辨型依据包括哪些内容?
魏:患者以“渐进性四肢无力4月余,加重1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年过4旬,但平素劳累致机体正气不足,肾气亏虚,气虚血行不畅,留而为瘀,气虚脾失健运而致痰湿内生,痰湿瘀血互结,阻于肢体经络,加之气虚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运达四末,筋肉失养,则见双上肢上抬困难,双手握拳无力,双下肢行走无力,步态不稳,双手虎口部位肌肉萎缩,间断出现四肢不自主抖动;腰为肾之腑,肾虚腰府失养,则见腰困;舌质淡暗,苔白厚腻,脉细滑均为气虚痰瘀内阻兼肾虚之象。
护士长: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运动神经元病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的护理该患者。
陈: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质椎体细胞和椎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临床上兼有上和/或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体征,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和椎体束征的不同组合,感觉和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以肌肉萎缩、肌无力等症状为最常见。如:说话不清,吞咽困难,活动困难、呼吸困难等等。最后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因无力呼吸而死。所以这种病人也叫“渐冻人”。
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5~10%ALS有遗传性,称FALS;
2.免疫因素:MND患者血清中检出多种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但未能证实免疫攻击的靶细胞是运动神经元;
3.中毒因素: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植物毒素:木薯中毒;微量元素缺乏或堆积:铝、锰、铜;
4.慢性病毒感染及恶性肿瘤:
5.少数脊髓灰质炎出现MND;
6.有些MND并发恶性肿瘤,肿瘤治疗好转时MND也好转。
临床表现:根据受损部位的不同组合,分为四型:
1.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
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及椎体束受累;
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表现并存;
多在40岁以后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首发症状常为手指运动不灵活,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向近端发展,整个上肢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受损,下肢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受损;
无客观感觉异常;
晚期可出现延髓麻痹;
病程持续进展,死于呼吸肌麻痹;
平均3~5年生存期。
2.进行性脊肌萎缩症(PSMA):
只累及脊髓前角细胞,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受损;
30岁左右发病,男性多见;
首发症状常为一侧手肌无力、萎缩,逐渐向近端发展;
也可累及下肢;
可累及延髓,出现延髓麻痹,死于肺内感染。
3.进行性延髓麻痹(PBP):
病变侵及脑桥和延髓运动神经核;
多中年以后发病;
构音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咀嚼无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