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七章魚綱.doc
第十七章 鱼 纲
在志留纪由原始有头类发展出一支具有上下颌的脊椎动物,即鱼类的祖先,进而产生出现生的适应水生的形形色色的鱼类。
主要特征
鱼类是最低等的有颌、变温脊椎动物,并适应水生生活而发展出许多特有的结构。它具有比圆口类更为进步的机能结构,主要表现在:
·出现了能咬合的上下颌。
·出现了成对的附肢(偶鳍)。
·骨骼为软骨或硬骨。
·脊柱代替了脊索,成为身体的主要支持结构。
·头骨更加完整,脑和感觉器官更发达。
由于局限于水生环境,鱼类在进化上也有局限性,适应水栖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缺少颈部,因此头不能灵活转动。
·体形多为流线型,体被骨质鳞片或盾鳞;体表富黏液;具侧线。
·以鳃为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为单循环。
·以鳔或脂肪调节身体比重获得水的浮力;靠躯干分节的肌节的波浪式收缩传递和尾部的摆动获得向前的推进力;有良好的调节体内渗透压的机制。
鱼类是成功地适应了水生生活的低等有颌脊椎动物,地球的70%以上的咸水和淡水江河湖海中生活着22000多种鱼类,超过了其他所有脊椎动物数量的总和。从5 000m的高山,至太平洋10km深处,从52o的热泉到O~C以下的南极海洋中均有鱼类分布。既有20m长、体重20T的鲸鲨(Rhincodon typus Smith),也有长约12mm体重仅1.5g的菲律宾倭虾虎鱼(Pendaka pagmaeae)。鱼类60%生活在海水中,40%生活于淡水域。水环境较为稳定,水的密度较大,对位于其中的动物产生较大的浮力。共同生活于水中的鱼类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产生了许多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鱼是优良的食品,为人类提供了数量可观的食物.
第一节 鱼类结构和功能的适应
1.体形
绝大多数鱼类为流线型或纺锤型,以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可快速而持久地游泳。由于水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种体形: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鳗形。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体形如箱鲀、比目鱼、海马、海龙等。
2.外形分部
身体分为头、躯干、尾3部分。
头:吻端至鳃盖后缘(硬骨鱼,不包括鳃盖膜)或最后一对鳃裂(软骨鱼)。
躯干:最后1对鳃裂或鳃盖骨后方为躯干的开始,肛门或泄腔孔为躯干和尾的分界。
尾:肛门到尾鳍基部长度或尾柄与尾鳍交界处。也可说到最后一块脊椎骨。
3.水中运动器官—鳍
3.1分类
3.1.1按结构:可分为骨质鳍条也叫鳞质鳍条(1epidotrichia)和角质鳍条两类。
软骨鱼的鳍,外面都覆盖有皮肤,内面由角质鳍条支持。角质鳍条为一种纤维状的角质物,细长而不分节。
硬骨鱼的鳍由骨质鳍条支持,鳍条间以薄的鳍膜相联。骨质鳍条也叫鳞质鳍条(1epidotrichia),系由鳞片衍生而成。骨质鳍条分鳍棘和软条两种类型。
鳍棘:是一种由鳍条变形来的既不分支也不分节的硬棘,为高等鱼类所具有。
软条:柔软而有节,其远端分支(叫分支鳍条)或不分支(叫不分支鳍条),均由左右两半合并而成。不分支鳍条常是最前面的几根。
在鲤形目中有些种类,例如鲤鱼,其背鳍与臀鳍前方的硬棘,仍保留有分节和左右两列合并的痕迹,称为假棘,系软条钙化后的变形物,不是真正的棘,因为真正的棘始终为单一的结构而无法分开。
3.1.2按着生位置及功能
奇鳍(unparied fin),为不成对的鳍:包括背鳍(dorsal fin)、臀鳍(anal fin)、尾鳍(caudal fin)。
偶鳍(paired fin),为成对的鳍: 包括胸鳍(pectoral fin)、腹鳍(pelvic fin)。
硬骨鱼的偶鳍呈垂直位,而软骨鱼的偶鳍呈水平位。
3.2偶鳍的位置和作用
3.2.1胸鳍:
相当于陆生脊椎动物的前肢,着生于鳃盖后缘的胸部。除有高低变化外,位置一般比较恒定。它的基本功能为运动、平衡和掌握运动方向。软骨鱼类中的鲨鱼,其胸鳍与体轴成水平排列,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虹与鳐类的胸鳍特别扩大并与躯体结合形成体盘,因而成为主要的运动工具。硬骨鱼类的胸鳍一般都较小,且与体轴成垂直排列。当鱼类停止前进时,胸鳍用于控制鱼体的平衡;缓慢地游动时,主要由胸鳍起着船桨的拨水作用;高速行进时,胸鳍紧贴鱼体,胸鳍举起则可减速和制动;当胸鳍一侧紧贴鱼体,一侧举起,则鱼体朝举起的一侧拐弯,可见胸鳍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3.2.2腹鳍:
相当于陆生脊椎动物的后肢,其作用不及胸鳍大,主要协助背鳍、臀鳍维持鱼体的平衡,并有辅助鱼体升降和拐弯功能。腹鳍着生的位置,各种鱼类并不相同,一般软骨鱼类的腹鳍位于泄殖孔的两侧,形状与胸鳍相似而稍小。硬骨鱼的腹鳍位置变化很大,有以下三种:
腹鳍腹位:位于躯干腹侧的腹部的,如鲤、鲇、鲱、鲑等一些较原始的种类。
腹鳍胸位:位于胸鳍前方鳃盖之后的胸部的,如鲈、鲷、鲽和黄鱼等。
腹鳍喉位:位于两鳃盖之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型钢悬挑卸料平台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2025版最新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汇编.pdf VIP
- (高清版)DG∕TJ 08-2105-2022 行道树栽植与养护技术标准.pdf VIP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多旋翼无人机飞控系统组装调试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表格汇编).doc VIP
- 建筑机电安装培训.pptx VIP
- 初三物理课件第十六章 3节 电阻课件初三物理课件第十六章 第3节 电阻课件.ppt VIP
- 低空经济产业园招商引资与项目管理.docx VIP
- 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课件.pptx VIP
- 2025年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预案(精选模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