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docVIP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南开中学高20l0级文科历史部分测试试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5题,l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 12.春秋战国时期,青铜装饰从过去的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下列文物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B.莲鹤方壶 C.彩绘乐舞杂技俑 D.司母戊鼎 13.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其评价正确的是:①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② 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④保证了国家赋税收入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14.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 A.三司使的设置 B.转运使的设置 C.户部的设置 D.通判的设置 15.使列强实现掠夺中国劳动力的权力合法化的是 A.《黄埔条约》的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16.涉及近代新式教育并支付诸实践的有: ①《资政新篇》 ②洋务运动 ③戊戌变法 ④清末“新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③④ D.④ 17.中国共化的基本依据是 A.敌我力量的对比 B.革命对象的不同 C.革命任务的变化 D.军事思想的发展 18.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国内政治力量斗争的焦点是 A.改组国民政府问题 B.内战与和平问题 C.整编全国军队问题 D.政权和军队问题 19.毛泽东说:“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仗。”针对“糖衣炮弹”的进攻,中共对不法资本家开展了 A.打击投机倒把活动 B.“三反”运动 C.反右派斗争 D.“五反”运动 20.“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文中“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是指 A.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B.是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C.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启蒙思想在实践上得到了实现 21 A.美国一英国一法国一德国 B.日本一德国—美国一英国 C.美国一德国一法国一俄国 D. 英国一法国一美国一德国 22.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打开 A.牛顿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诺贝尔炸药的研制 D.相对论 23.两极格局解体以后,20世纪末影响欧洲局势稳定的因素是 A.北约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事务 B.各国对经济利益的争夺日趋激化 .种族歧视和极右翼势力兴风作浪 D.欧洲一体化的进程面临着挫折 选择题 (共4题,l60分) ……其[军事]防御性能十分明确。” “西周实行‘工商贪官’制度,手工业、商业由官府控制,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的。” (1)依据材料一,说明西周时期城市的特点。(6分)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2)对比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功能的新变化,并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三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600 167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8.25 13.5 21.O 27.5 51.O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农业技术的改进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工业村庄和小城镇的发展,圈地运动、海外地域的扩张和殖民地贸易的发展,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加之,科学技术和运输革命使人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大为增强,从而推动英国社会生活重心向城市进行转移,进而成为世界上早实现城市化的国家。 (3)19世纪中期英国城乡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结合材料分析其推动因素。(14分) 材料四 (中国近代)期间,1843年城镇人口由的2070万人,至198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为6.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