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蝸桿車刀的裝夾.ppt
知识目标
◎了解蜗杆的作用、种类、齿形。
◎蜗杆主要参数的名称、符号、计算公式。
◎了解蜗杆与多线螺纹的技术要求。
◎学会确定蜗杆的参数。
◎了解蜗杆车刀的几何形状和角度要求。
技能目标
◎掌握蜗杆的车削及测量方法。
任务十四 蜗杆的车削与测量
一:蜗杆的基础知识
二:蜗杆的车削
一:蜗杆的基础知识
一.蜗杆概述
1.蜗杆的作用及种类
蜗杆、蜗轮传动常用于作减速运动的传动机构中。常用的蜗杆有米制蜗杆(模数),齿形角为20o(牙形角40o);英制蜗杆(径节),齿型角为14.5o(牙形角29o),我国采用米制蜗杆。
2.蜗杆的齿形
常用的蜗杆齿形按齿廓形状可分为轴向直廓蜗杆和法向直廓蜗杆两种。
轴向直廓蜗杆又称为ZA蜗杆,这种蜗杆的轴向齿廓为直线,而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内,齿形是阿基米德螺线,所以又称为阿基米德蜗杆。
法向直廓蜗杆又称为ZN蜗杆,这种蜗杆在垂直于齿面的法向截面内,齿廓为直线,所以又称为法向直廓蜗杆。
3.蜗杆主要参数的名称、符号、计算公式及参数确定
二.蜗杆技术工艺要求
1.蜗杆的齿距必须等于蜗轮齿距。
2.法向或轴向齿厚要符合要求。
3.齿型两侧面表面粗糙度要小。
4.蜗杆径向跳动不得大于允许范围。
三、工件的装夹
粗车时为了提高工件的装夹刚度,应尽量缩短工件的长度。最好把工件的一端夹在单动卡盘内,另一端用顶尖支顶。
精车时,应注意工件的同轴度,工件要以两顶尖孔定位装夹,以保证加工精度。
四、蜗杆车刀及其装夹
蜗杆车刀与梯形螺纹车刀基本相同,但因蜗杆的导程较大,所以在刃磨蜗杆车刀时,更应考虑导程角对车刀前角和后角的影响,另外蜗杆的精度较高,所以一般低速车削,用高速钢车刀。低速车削时采用硬质合金车刀。
1.高速钢车刀蜗杆车刀及几何角度
蜗杆车刀的角度
a)刀尖角:粗车刀刀尖角小于蜗杆牙型角;精车刀刀尖角应等于蜗杆牙型角。
b)刀头宽度:刀头宽度应小于齿根槽宽。
c)纵向前角:粗车刀一般为15o左右;精车刀为了保证牙型角正确,前角应等于0o。
d)纵向后角:一般为6o~8o。
e)两侧刀刃后角:考虑蜗杆旋向和导程角。右旋车刀:左侧后角为(3o~5o)+γ,右侧后角为(3o~5o)—γ。左旋车刀则相反。
f)刀尖适当倒圆。
蜗杆粗车刀
蜗杆精车刀
2.蜗杆车刀的装夹
(2)垂直装刀法
车削法向直廓蜗杆时,必须把车刀两侧切削刃组成的平面装得与蜗杆齿侧垂直。 由于蜗杆的导程角比较大,为了改善切削条件和达到垂直装刀要求,可采用可回转刀杆(见右图)。刀头可相对刀杆回转一个所需的导程角,然后用螺钉紧固。这种刀杆开有弹性槽,车削时不易产生扎刀。
用水平装刀法车削蜗杆时,由于其中一侧切削刃的前角变得很小,切削不顺利,所以在粗车轴向直廓蜗杆时,也常采用垂直装刀法。
(1)水平装刀法
车轴向直廓蜗杆时,用水平装刀法。在装夹车刀时一般用样板找正装夹。
装夹模数较大的蜗杆车刀,容易把车刀装歪。可采用万能量角器来找正车刀刀尖角位置(见左图)。
五、蜗杆的车削方法
一般采用开倒顺车的方法进行切削。
蜗杆的车削方法和车削梯形螺纹相似。有左右切削法、车直槽法和车阶梯槽法。
由于蜗杆的齿距大,齿型深,切削面积大,车削时比梯形螺纹困难些。一般粗车后留精车余量0.2~0.4mm,在精车时,采用均匀的单面车削。切削深度不宜过深,否则会发生“啃刀”现象。所以在车削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切削情况,控制切削用量,防止“扎刀”。最后再用刀尖角略小于齿型角的车刀,精车蜗杆底径,把齿型修整清晰,以便保证蜗杆齿面的表面粗糙度和精度要求。
六、蜗杆的测量方法
蜗杆的主要测量参数有齿距、齿顶圆直径、分度圆直径、法向齿厚。其中齿顶圆直径可用千分尺测量,齿距由机床传动链保证。
1.分度圆直径的测量
分度圆直径的测量用三针或单针测量,方法与测量梯形螺纹相同。
2.法向齿厚的测量
法向齿厚使用齿轮游标卡尺测量(见下图)。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蜗杆。因图样上一般注明的是轴向齿厚,所以先要把轴向齿厚换算成法向齿厚。
二:蜗杆的车削
练习一:蜗杆的车削
1.零件图
操作注意事项:
1.车削蜗杆时,应先验证螺距(齿距)。
2.车削时应夹紧工件,否则工件容易移位而损坏。
3.粗车时应调整床鞍同床身导轨之间的配合间隙,使其小一些,以增大移动时的摩擦力,减少床鞍窜动的可能性。但间隙不能太小,以用手能平稳摇动床鞍为宜。
4.精车时必须保证蜗杆的精度和较小表面粗糙度。
5.车削过程中应注意减少积屑瘤的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泛读-unit-2-culture-shock英文课件.ppt VIP
- 2026年国家电网招聘之电网计算机考试题库500道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docx VIP
-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项练习.pdf VIP
- 2025年形势与政策期末复习题库(1).pdf VIP
- 《人机交互设备》课件.ppt VIP
- 体例格式8: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2学习任务考核方案.docx VIP
- Excel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西南财经大学) 学堂在线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合理饮食与健康(四川大)大学MOOC慕课 期末考试 客观题答案.docx VIP
- 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docx VIP
- 垃圾焚烧项目再热与非再热余热锅炉比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