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7大賽評審規則.doc
附件7:大赛评审规则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评审规则
一、评审依据
本规则依据《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章程》制定。大赛评审委员会依据本规则制定评审实施细则。
二、大赛评审委员会组构成
1.大赛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大赛组委会聘请高校、企业、院所等相关领域的具有高级职称的若干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组成,具体由各单位推荐专家并组建专家库,大赛评审时从专家库中遴选专家。
2.大赛评审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秘书长1名,秘书若干名。
3.大赛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设奖等系列工作。
4.大赛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在终审完毕之前实行保密,在终审结束后可以公布。
5.大赛评审委员会在向大赛指导委员会报告终审结果后解散。
三、评审要求
1.A类和C类作品(科技发明制作类)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可行性、创新性、科学性及先进性等方面因素;B类作品(果园自动对靶施药机器人竞技)依据对靶施药效果等综合评审。
2.终审决赛中,对于A类作品:进一步划分为本科生作品和研究生作品,分别评选出特、一、二、三等奖,各等次的获奖比例待定。对于B、C类作品,设奖等级比例同上。
3.评审注意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在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上的差异,两个学历层次作者的作品各等级奖的获奖比例一致。
4.涉及需由有关部门出具证明材料的参赛作品,须按章程有关规定严格把关。
5.评审实行公开问辩和现场竞技制度,师生可以亲临现场观摩。
四、评审程序
1.形式资格审查。各高校要按照《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资格及形式审查实施细则》的规定,对报送的作品进行严格的资格和形式审查,不合格的作品取消参赛资格。
2.复赛评审。大赛评审委员会对A类、B类和C类作品进行复赛评审,评审出一定数量的作品入围决赛。
3.决赛评审。大赛决赛阶段,所有A类、C类参赛作品终审决赛期间均进行现场答辩,B类作品进行现场竞技比赛。
五、A类和C类作品评分标准(科技发明制作类)
评审内容包括申报书评审和作品现场问辩二大环节,对参赛作品的可行性、创新性、科学性与先进性以及参赛团队现场问辩表现进行评分,满分100分。
评审的具体内容包括:
(1)可行性(30分,每项10分)
①考虑该作品本身是否可行;
②考虑该作品中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分析是否到位;
③国内是否已有同类作品且与本制作相比不具明显优势。
(2)创新性(30分,每项10分)
①构思是否新颖;
②关键技术和主要技术指标是否有独特之处;
③是否填补某一领域空白。
(3)科学性和实用性(20分,每项5分)
①设计是否合理、精巧;
②性能是否优良;
③技术先进程度;
④是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4)成果展示及现场问辩(20分,每项10分)
①作品有样机、实物模型、软件等成果;
②成果汇报思路是否清晰,作品问辩是否清楚合理。
六、B类作品评分标准(果园自动对靶施药机器人竞技)
1. 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为390cm×300cm的区域,共有5条垄。垄长220cm、垄宽30cm、垄高12cm,垄间距为40cm。场地四周用高12cm的围栏围住,只留有一个宽40cm的出入口,围栏与垄之间留有宽40cm的通道,围栏之外100cm范围内没有任何物体(也没有人)。每条垄上都居中放置有相互间距大于90cm的1~3棵仿真果树。仿真果树为高20cm、宽12cm、厚12cm的类长方体,其面向两侧垄间的两个侧面为待施药侧面,其他两个侧面为非施药侧面,在两个待施药侧面上贴有10.5cm×10.5cm的吸水纸。吸水纸上沿距仿真果树上沿2cm,并与仿真果树左右对中。吸水纸的四个角用宽度不超过1cm的透明胶带固定在仿真果树上,吸水纸每个角上粘贴的透明胶带面积都不超过1cm2。
围栏、垄和仿真果树为绿色,地面为灰色,吸水纸为白色。围栏、垄和仿真果树都采用钢质材料制作。地面采用密实的防滑漏水材料铺设。吸水纸采用普通餐巾纸。
比赛场地简图如图1所示,比赛场地立体图如图2所示,仿真果树俯视图如图3所示。
图1比赛场地简图
图2 比赛场地立体图
图3 仿真果树俯视示意图
2. 参赛机器人
(1)参赛机器人
①参赛机器人应具有自主行走、垄间穿行、果树识别和向果树对靶喷药的能力。施药装置可背负在机器人上,也可由机器人牵引。机器人和施药装置的大小和重量不限,但应尽量小巧,以提高作业灵活性。在整个作业过程中,机器人和施药装置的任何部分都不允许超出围栏边界,也不允许触碰围栏、垄和果树,更不允许破坏比赛场地。
②比赛场地周围环境无特殊设置,参赛机器人应能承受周围环境的光线、噪音和电磁干扰。比赛场地地面可能比较湿滑,参赛机器人应具备一定的防滑能力。
③每个参赛单位最多可派出10支参赛队。大赛承办单位最多可派出15支参赛队。但每位指导教师最多只能指导一支参赛队。
④每支参赛队都必须根据比赛要求,自行设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