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帧中继技术.doc

毕业论文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帧中继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帧中继技术 导师姓名        作者姓名       准考证号  作者单位 摘要 帧中继是一种统计方式的多路复用服务。也就是说它允许在同一物理连接上共存有多个逻辑连接(通常又叫信道),且在该链路的所有用户之间动态分配带宽,这与划分时间多路复用(TDM)服务相反,TDM对同一链路上的多个信道分配固定数量的带宽。 关键词:帧中继、广域网协议、多路复用 Abstract Frame Relay is a statistical method of multiplexing services. That is, it allows to coexist on the same physical connections have multiple logical connections (often called channels), and all users of the link between the dynamic allocation of bandwidth,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which (TDM) services to the contrary , TDM on the same link multiple channel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 fixed amount of bandwidth. Key word:frame relay, wide area network protocol, multiplexing 目录 前言…………………………………………………….…………………..1 一.帧中继技术的产生…………………………………………………….1 1、传统方法的弊端………………………………………………....1 2、发展帧中继的必要性……………………………………………..1 3、发展帧中继应具备的条件…………………………………………1 二、帧中继技术概述……………………………………...............2 三、帧中继帧结构………………………………………………………….2 四、帧中继的链接方法…………………………………….……………..3 五、帧中继技术的发展前景……………………………………..……….5 总 结…………………………………………………………………….6 致 谢…………………………………………………………………...7 参考文献……………………………………………………………….……8 前言 帧中继技术是在分组技术充分发展,数字与光纤用户终端交换机服务器TCP/IP、SNA等协议本身就是三层以上, 将原有网络中进行的纠错、流量控制等由网内移至端到端的用户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发展帧中继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帧中继技术正是在这种用户需求提高而现有网络技术又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帧中继(Frame Relay)帧中继是从综合业务数字网中发展起来的,并在1984年推荐为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的一项标准,另外,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授权的美国TIS标准委员会也对帧中继做了一些初步工作。由于光纤网广域网帧中继网   1 1 - 8 - 通信与信息系统管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 8 -

文档评论(0)

chemcar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