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会学视角下的读者现实权利不平等现象.pdfVIP

法社会学视角下的读者现实权利不平等现象.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社会学视角下的读者现实权利不平等现象.pdf

2005年第7期(Vo1.24.No.7) 图书馆杂志( 13 法社会学视角下的读者现实权利 不平等现象 段小虎 (西安文理学院图书馆 陕西7loo6s) 文 摘 法律上的“读者权利平等”与现实中的读者权利不平等现象,使“书本上的法”变 得难以理解;法社会学抛开狭隘的“法条主义”,将“法”与具有充分主观能动性和具体丰富的 社会相联系,为我们认识、理解读者现实权利不平等现象的产生及发展变化提供了科学的分析 方法和独特视角。 关键词 图书馆 读者权利 读者现实权利 权利平等 法社会学 Reader Right InequaUty Phenomenon under Law Sociology Visual Angle Duan Xiaohu (Xi’an Colege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ShanXi 7 10065) Abstract:In law “reader right equality”,but in reality reader right inequality,this phenomenon makes“the law Oil the books”difficult to understand:Law sociology casts aside the nalTow“law pieces of doctrine”.have the“law”interrelated with the concrete abundant society which also is ful of subjective initiative.SO that ofered the scientific analytical method and unique visual angle for US to understand reader’S right inequality phenomenon. Key words:The library,Reader’S right,Reader’S realistic right,Right of equality,Law sociology 读者权利平等是当今世界范围相关立法中的一 条基本原则。可是,当我们把目光从这些法律条文 转向社会时,我们发现在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经 济地位的人们之间,公民享受图书馆服务和获取信 息的现实权利存在着多极化不平等现象。读者法定 权利平等到现实权利不平等反映出的“应然”与“实 然”的关系 ,无论是从传统法学理性的价值判断和 严密的逻辑推理中,还是从法律虚无主义关于人们 之间的理想关系以及理想的个人发展在全部逻辑发 展过程中是不能调和的观点中,都难以找到合理的 解释=法社会学将“法”与具有充分主观能动性和具 体丰富的社会相联系,研究法律存在、运行、实现的 社会条件和基础,为我们认识、理解读者现实权利不 平等现象.提供了独特视角。 1 “国家法”作用的有限性 法社会学意义上的“国家法”,是指由一国的合 法权威机构制定或认可的法律体系及其组成部分。 从立法环节看,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为图书馆 特别立法,但《宪法》(第33、46条)、《教育法》(第5O 条)和具有国内法效力的国际性法律文件《经济、社 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 l5条)、《公共图书馆宣 言》等均直接或间接对公民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 做出了原则或具体规定。这些规定至少以法律形式 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它表明全体社会成员在 财产、身份、地位等任何方面的差别都不能成为他们 平等享受读者权利的障碍,人的资格成为享受这项 权利的唯一条件。但是正如亚历士多德所言:“法律 始终是一种一般的陈述,但也存在着为一般陈述所 不能包括的情形” 2 。读者权利平等的法律规定.是 对社会已然存在的各种不平等(大学、科研院所图书 馆资源的封闭性及全国公共图书馆资源分布的城市 中心主义倾向,人们在财产、身份、地位上的实际差 l4 图书馆杂志(15tJiFal~~Jounra1) 2005年第7期(Vo1.24.No.7) 别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权利意以的差异)忽略不计为 基础和条件的,一旦法律直面社会,以应然判断和假 设为前提的法律规定就暴露出自身的弱点。例如对 于占全国总人口63%的农村人口来说,经济文化落 后和图书馆资源匮乏的现实,使大多数人失去了“平 等利用图书馆”所依赖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从执行环节看,美国法社会学家罗·庞德在《通 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中论述道:“在决定 法律秩序可以保障什么利益以及如何保障时,我们 必须记住,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控制工具存在着三种 重要限制:(1)从实际上说,法律所能处理的只是行 为,只是人与事物的外部,而不能涉及其内部;(2)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