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复习指导(史).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古诗词复习指导(史)

唐诗宋词,千古文章。 骚人墨客,浅吟低唱。 诗词鉴赏,自有良方。 利剑在手,决胜考场。 1.熟悉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型 2.掌握并运用技巧答题 学 习 目 标 一、描述类 二、手法类 三、情感类 1.描述场景 2.概述画面 步骤一:直译(直接翻译句子) 步骤二:联想(借助修辞联想) 步骤三:扩句(用描述性语言) 温故知新(描写类) 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前两句描绘了一副怎样的景象? (三步答题——直译,联想,扩句) 参考答案: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比喻)。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梦乡(联想)。深夜,秋露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温故知新(描写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问题: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二两句的景色. (三步答题——直译,联想,扩句) 参考答案: 长安街上下着稀疏的小雨,如同酥油般滋润大地,小草钻出地面(拟人),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联想),可是当人们走近去看个仔细,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2010年泰州)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10题。 柄柄芰①荷枯,叶叶梧桐坠。蛩②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 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不是路行人,怎谙秋滋味。 【注】这是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时(四更之后)作者安插在小说中的一首诗。①芰:jì,古书上指菱。②蛩:qióng,这里指蟋蟀。 请描绘出首联中展现的场景.(2分) 答案示例: 只见一支支枯败的菱梗、荷柄在瑟瑟秋风中颤栗(拟人),遍地是片片枯黄的梧桐落叶。 (要运用一定的描写手法,仅单纯直译得1分) (三步答题——直译,联想,扩句)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直译(直接翻译句子) 扩句(用描述性语言) 联想(借助修辞联想) 1.炼字:某字妙在何处 2.赏句:赏析句子妙处 炼字:1.解释或定性; 2.放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3.表达的情感. 赏句:1.赏句三角度:修辞、表现手法、哲理; 2.写出了景物(事物或人)的什么特点; 3.表现了诗人什么感情,或抒发了什么哲理.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 2.表现手法: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起兴、烘托、想象、用典等 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②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诗人以“蓬草”“归雁”自喻 写飘零失落之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失意情结。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怒”字把秋风拟人化,形象地表现了秋风之猛烈 表达了诗人的焦虑之情。 运用对比手法 “白发生”与建功立业的追求形成对比 突出表现了词人壮志未酬的的悲愤。 运用比兴手法 句中以“爱情鸟”——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起兴 引出一个男子对女子深切的思慕,含蓄而富有韵味。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手法并赏析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 (三步答题——修辞,效果,情感)    第(1)题要求指出修辞手法,“妙处”应指出描写的对象,并指出表达效果。解答如下: 拟人,赋予百花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拟人1分,效果1分,情感1分。) (2012·宿迁市) 塞下曲(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分) (2012·泰州市) 答案: ①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边塞生活的艰苦; 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②衬托,虚实结合,化用典故 。 炼字:1.解释或定性; 2.放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3.表达的情感. 赏句:1.赏句三角度: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