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科学概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材料科学概论

新材料科学概论 1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班 储电 学号:1109141009 教材: 《新材料概论》陈光 崔宗主编,科技出版社,北京,2003年 参考书:《材料科学概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许并社主编 2002.5出版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新材料科学概论是反映材料科学进展、介绍新型材料及其应用的提高性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在机械类本科专业中的地位属于选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材料工程的发展状况,了解必要的现代的新型材料的科学知识和未来材料的发展方向。使学生熟悉处理材料新问题的方法,开拓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立整体与全貌的认识,了解现有材料的分类、特性、应用范围及其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关系,把握高技术新型先进材料发展趋势。本课程内容由材料学纲要、无机非金属材料新材料、生物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纳米材料、高分子新材料和非晶合金等组成。 课堂教学要求的内容主要有: 材料的设计; 材料的成分与组织结构; 材料的合成与加工; 材料的性质和特点; 材料的性能; 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材料科学与工程综述 2学时 1.1材料及其分类 1.2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1.3先进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 1.4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与内涵 1.5材料组成、制备、结构、性能和使用效能之间的关系 1.6材料的应用 结构材料 2学时 2.1材料的性能 2.2金属材料 2.3陶瓷材料 2.4高聚物材料 电性材料 2学时 3.1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材料 3.2超导材料 3.3铁电、压电和介电材料 磁性材料 2学时 4.1材料的磁性 4.2物质磁性分类 4.3磁性材料的分类 4.4 几种新型磁性材料 4.5磁性材料的应用 超导材料 2学时 5.1零电阻现象 5.2产生超导的原因 5.3超导体的临界条件 5.4超导材料的发展 5.5超导氧化物 5.6超导材料的应用与前景 光学材料 2学时 6.1光纤材料 6.2光色材料 6.3红外材料 新能源材料 2学时 7.1概述 7.2新型二次电池 7.3燃料电池 生物材料 2学时 8.1概述 8.2硬组织相容性材料 8.3软组织相容性材料 8.4血液相容性材料 8.5生物降解材料 环境材料 2学时 9.1环境材料的提出 9.2环境材料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9.3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 9.4材料的生态设计 9.5材料的环境友好加工 9.6传统材料的环境材料化 9.7天然材料的加工和应用 9.8绿色包装材料 9.9绿色建材 9.10环境净化、替代和修复材料 9.11环境降解材料 智能材料 2学时 10.1智能材料概述 10.2电/磁流变智能材料 10.3磁致伸缩智能材料 形状记忆材料 2学时 11.1形状记忆效应 11.2形状记忆合金 11.3形状记忆陶瓷 11.4形状记忆聚合物 梯度功能材料 2学时 12.1梯度功能材料及其特点 12.2热防护梯度功能材料 12.3梯度折射率材料 12.4梯度功能材料的应用 复合材料 2学时 13.1复合材料概述 13.2增强材料 13.3纤维增强材料 13.4金属基复合材料 13.5陶瓷基复合材料 13.6碳/碳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2学时 14.1基本概念 14.2纳米材料的诞生、发展与纳米科技的起源 14.3纳米科技的崛起 14.4纳米材料的特异效应 14.5纳米结构单元 14.6纳米组装体系 软物质 2学时 15.1概述 15.2软物质的基本特征 15.3软物质中熵的作用 15.4软物质的自组织 15.5几种典型的软物质体系 四、习题及课外教学要求 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课堂讨论并讲解。 课外要求学生进行复习和预习。 本课程以课堂面授为主,辅以INTERNET网上资料查阅手段进行。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成绩以百分制评定。平时占15%、读书报告20%、期终考试占65%。 拟稿人:楼白杨 审稿人:马晓春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