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高一语文课件:18《诗词三首》(粤教版必修三).pptVIP

2015版高一语文课件:18《诗词三首》(粤教版必修三).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版高一语文课件:18《诗词三首》(粤教版必修三)

探 究与 点 拨 (2)《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有何艺术特色?所创设的意境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全用名词组合,没有具体描写战争,只写出了两地的场景,却营造了一种浓重的战争氛围,让人感到战争场面的真实存在,有很强的艺术张力,创设了悲壮苍凉的意境。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探 究与 点 拨 (3)《扬州慢》多处化用了杜牧的诗句,这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用“春风十里扬州路”,是以昔日扬州的繁华兴盛与现实中的“荠麦青青”相对照,抒发感时伤乱、今不如昔的感慨;化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两句,进一步抒写景物依旧、风光不再的哀痛。 化用诗句,起到了以昔衬今、今昔对照的作用。作者的故国之思,今日之痛,也由此得以曲折、深刻地表达。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2.写法赏析 探 究与 点 拨 虞 美 人 (1)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物是人非的感慨。 在这首词中,词人采用隔句相承的手法,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的短暂无常,富有哲理意味。例如,“春花秋月”的无休无尽与人世间“往事”的短暂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两相对比。如此回环反复,一唱三叹,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澜起伏和忧思难平曲折传出。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探 究与 点 拨 (2)感情真挚,结构精巧。 这首词构思精巧,通篇一气呵成,波澜起伏,又围绕一个中心“愁”字,组合成协调、和谐的艺术整体。同时这首词充满了悲愤激越的色彩,其感情之深厚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抒发亡国之恨,正是这种真挚的感情成为这首词打动人的关键所在。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探 究与 点 拨 书  愤 豪壮之中流露愤慨。 楼船夜雪,铁马秋风。作者用具体的形象概括当年的战场生活,是他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坚定意志的具体表现,气概豪壮。尽管如此,作者却仍然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壮志未酬,鬓发先已斑白,这就不能不使人想一想问题在哪里。这样,就把当时的那些投降派的阻挠和干扰,从字里行间表现出来了。因此“长城空自许”的悲愤,就能够特别强烈地震撼人心。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探 究与 点 拨 扬 州 慢 情景交融,虚实相济。 词一开头便用虚写:“淮左名都”,说明扬州是人们向往的大都会;“竹西佳处”,使人联想到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是写词人想象中扬州昔日繁华的图景。接着是虚实结合的写法:“春风十里”,也是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这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是实写。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中自然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由此再直抒胸臆,以“胡马窥江”表示对侵略者的愤恨,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揭露侵略者给扬州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表达了词人对扬州人民的同情和感时伤世的情绪。最后用听觉细节“清角吹寒”渲染凄清的氛围,点明扬州已成一座“空城”,写出了词人的“黍离之悲”。 探 究与 点 拨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3.结构图解 探 究与 点 拨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探 究与 点 拨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朔 朔 朔 全优中高考网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全优中高考网 语文·必修3(粤教版)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