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古诗文专项训练
高二古诗文专项训练(教师版)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①
陆 游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为临近武昌时舟中所作。
(1)简要说明“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在全词中的作用。(3分)
(2)诗人在舟中主要想了哪些事情?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3)“却恐他乡胜故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汉宫春·梅
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佳期。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注】晁冲之,北宋词人,因朝廷党争遭贬,隐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 东君:司春之神。 玉堂:指华贵的宫殿。
中“故人”指请说说推断的理由。(3分)
哪些表现手法?写出梅怎样的品格?(3分)
下阕借梅花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析。(4分)
汉宫春:张先此调咏梅,有“透新春消息”,“汉家宫额涂黄”句,调名来于此。
向竹梢二句: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诗:“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此处化用其意。
东君:又名东皇、东帝,传说中的司春之神。春于方位属东,故名。
塞雁:边塞之雁。雁是候鸟,秋季南来,春季北去。
清浅: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
玉堂:指豪家的宅第。古乐府《相逢行古辞》:“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何似:哪里比得上。
分付他谁:即向谁诉说。
风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
喜???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
(1)“风乱万畴青锦褥”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2分)
答案:描绘了雨中(后)万顷田地的庄稼郁郁葱葱,风吹过,绿浪翻滚的生机勃勃的画面。(2分。“青锦褥”描绘正确1分,揭示“生机勃勃”特点1分)
(2)第三联“遥”“忽”二字富有情趣,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答案:遥:生动描绘雨后水涨河宽两岸相距更远(1分),但人们仍然兴奋不已,隔河大声互语的情形(1分)。忽:生动描绘雨后树枝积水很多(1分),而鹭却习惯性立于其上,终至树枝折断,鹭惊惧而飞的情形(1分)。
(3)诗题为“喜雨”,尾联却写“愁”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答案:①以愁衬愁:往年愁没有粮食与酒,这场雨带来丰年,今年将愁没有储粮储酒之器;②以愁衬喜:今年愁无储粮储酒之器,反衬出喜雨。③出人意料:先写“雨惬群情”的诸多情形,结尾转写愁情,反写喜悦,出乎意料,使得诗歌脉络跌宕起伏。(4分。答到两点即可)
韵译:
想要知道这场春雨让万物多么欣喜,
请你听一听,
那河流震天动地的水声。
禾苗在风中凌乱地摇摆如万畴锦被,
山峰层层叠翠直插云霄似千座玉屏。
行人隔着河水遥遥地对话,
枝条忽然折断,
让站在其上的白鹭受了惊。
年年只为没粮做饭和酿酒而愁苦,
今年愁的是没有更多的炊具和酒瓶。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望蓟门①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 笳鼓②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 ①蓟门:即蓟门关,古时北京东面防卫门户之一,在今河北省境内。②笳鼓:笳声、鼓声,借指军乐。
(1)从全诗看,“客心惊”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作答。(3分)
答案:(4分)①军容严整;②山川险要;③景色壮伟;④防守稳固。
(2)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3分)用典。(1分)表达了诗人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2分)
(3)全诗紧扣“望”字展开,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答案: (4分)先总写登台远望的感受,接着写远望之景和遐想,最后写由望产生的壮情。
评分建议:若学生答案中缺失了体现“构思脉络”的关联性词语,即便概括出相关内容,在正常赋分基础上,扣1分。
赏析:
这首诗写作者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全诗一气呵成,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