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县域经转变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前县域经转变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

当前县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 近年来,县域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但县域经济仍存在总体实力不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调整趋同,粗放式发展较多等问题。本文结合龙岩及实际,从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比较,从山区县域与沿海县域发展比较分析,就县域经济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十一五”期间,龙岩市经济能保持较快增长,正是得益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GDP年均增长速度15.6%,高于龙岩中心城市14.8%的增速,工业、投资、财政收入增速也都高于龙岩中心城市,但县域发展水平和发展实力远远落后于中心城市。20年龙岩县域GDP总量.17亿元,占龙岩市5.65%,而中心城市所占比重达4%,人均GDP达元,远远高于“五县一市”;龙岩中心城市规模工业产值、财政总收入分别超过县域亿元、5亿元;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06亿元,仅比中心城市多4亿元,消费能力明显弱于中心城市。可以从几个方面分析: 一是品牌经济。龙岩“五县一市”获得中国名牌、驰名商标仅有2个,分别是紫金矿业集团公司和连城红心地瓜干;全省名牌、著名商标43个。而中心城市全国品牌11个,如佳丽斯床上用品、龙工装载机、龙净除尘器等;全省品牌71个。 二是产业体系。中心城市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二产和三产体系,20年龙岩中心城市区域共有34个工业行业,形成了机械、建材等上百亿主导产业,龙工、龙净、卓越新能源等3家公司成为上市公司。而县域仍然依靠资源型工业为支柱产业,如上杭的紫金工业、永定的煤炭工业、漳平的电力和建材工业。目前仅上杭紫金矿业集团是上市公司,其他县(市)仍然空白,县域大部分支柱产业产值仅为10亿元左右。 三是城市化水平相对落后。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十一五”时期达79.2 %,城市功能板块已初具规模,而龙岩县域的城市化水平仅32.4%左右,落后中心城市46.8个百分点。 四是财力支持。中心城市可支配财力较为雄厚,“十一五”期间,地方级年均财政收入2亿元,其中,20年达到3.14亿元,县域地方级财政收入2.61亿元。可见,县域财力较难挤出资金用于经济建设,仍然属于“吃饭”财政和保障民生需要。 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虽然近几年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实力明显增强,但与中心城市的发展差距也逐渐加大,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发展竞争力难以等比。可见,加快发展,提高实力仍是关键。 (二)山区县域经济与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山区县域与沿海县域发展比较单位:亿元 山区县域(33个) 沿海县域(25个) 2009年 2005年 “十一五”年均增长(%) 2009年 2005年 “十一五”年均增长(%) GDP 1845.86 995.73 16.7 4727.32 2654.07 15.5 人均GDP(元) 20682 11137 16.7 29264 16684 15.1 地方财政收入 70.69 34.1 20.0 190.84 97.43 18.3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元) 792 381 20.1 1181 612 17.9 城市化水平 35.3 33.2 39.2 36.0 规模工业产值 1746.94 576.37 31.9 7168.44 3138.39 22.9 固定资产投资 687.42 235.11 30.8 1203.65 485.57 25.5 第三产业比重 33.9 36.3 32.9 32.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16.54 323.58 12.4 1316.30 817.75 12.6 从表中可以看出,山区县域GDP和地方级财政收入仅为沿海的39%、37.1%;山区县域GDP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比重15.4%、8.5%,而沿海县域分别占全省比重39%、23%;城市化水平为35.3%,低于沿海发达地区39.2%的水平;规模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分别仅为沿海地区的24.4%、57.1%;第三产业比重沿海地区与山区相当,技术人才拥有量大大高于山区县域。同时,有关资料显示,沿海发达地区拥有一批全国、全省的知名品牌,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比如晋江的安踏、九牧王等品牌驰名中外,形成较为发达的产业集群,有纺织产业群、陶瓷产业群、电子产业群、服装产业群等。而山区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仍处于培育时期,有些县(市)仅有一定的产业集中区。目前,龙岩县(市)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群,品牌经济仍然处于低效应状态,市场占有率很低,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可见,县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都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均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向中期过渡阶段,加快发展仍然为首要任务。只有开创县域经济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