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高中语文 第8课 咬文嚼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docVIP

2015版高中语文 第8课 咬文嚼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版高中语文 第8课 咬文嚼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

【成才之路】2015版高中语文 第8课 咬文嚼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婵娟(chán)  倒涎(xián)  锱铢必较(zī) B.援例(yuán) 剥啄(zhuó) 清沁肺腑(qìn) C.蕴藉(jiè) 尺牍(dú) 不胜枚举(shènɡ) D.付梓(xīn) 斟酌(zhēn) 岑寂无声(cén) 【答案】 D(“梓”读zǐ。) 2.对作者关于贾岛诗中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基本观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推”字意境冷寂,表现了孤僧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字说明寺内有人,访者拘礼。 B.“推”字与上句的冷寂一致;“敲”字平添了搅扰。 C.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D.问题不在“推”和“敲”哪一个字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贾岛当时所要说的,而且是与全诗调和的。 【答案】 D 3.课文贯穿着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抓住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 B.因为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人是先有思想,后有语言,思想要用语言来表达,所以作为语言表达工具的文字和思想感情必定有密切关系。 C.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D.写作时,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情感,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这样才能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 【答案】 B 4.对本文的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是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B.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C.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只有咬文嚼字,才能达到艺术美。 【答案】 A 5.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课文是随笔,作者以漫谈的方式,似与读者促膝谈心,全文虽然没有统一的中心,但结构并不松散,娓娓道来,字字句句沁入读者心田。 B.作者不以深奥的理论吓人,举例子,做阐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 C.作者所举例子都十分典型,十分精辟,很有说服力。对例子所做的解说,周密精要,令人心悦诚服。 D.全文道理与例子、观点与材料结合紧密,材料产生观点,观点又建立在材料基础上。 【答案】 A(“全文没有统一的中心”不对。)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述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B.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他的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 C.清冈卓行,日本当代诗人、小说家。 D.《伊索寓言》,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其结构短小精悍,内容博大精深,既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性,又有形象生动的艺术性。 【答案】 A(朱光潜是“现代”著名的美学家。)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从“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到“不致落入下乘。”原文见课本。 7.文章解说了“联想”的来源,又做了生动的描写。 ①“联想”的来源为。 ②对“联想”的生动描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摘原句回答) ③上述引文中运用的修辞格有:和。 【答案】 ①习惯 ②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意味 ③比喻 拟人 8.文段中使用了“乞灵”和“自鸣得意”,请思考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意。 ①“乞灵”具体指的是:。(限15字) ②“自鸣得意”的原因是:。(限14字) 【答案】 ①从前做诗文都靠从古书中找词藻典故 ②安于并毫不斟酌地使用套语滥调 9.文中对“套板反应”从总——分角度做出了评价,它们分别是(请摘原文回答) ①总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评: a.就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就读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一个人的心理习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