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龙华烈士陵园有感.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览龙华烈士陵园有感

览龙华烈士陵园有感十月二十七日,我们一行九人踏上红色旅途寻访“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陵园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园名,位于龙华寺西侧,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里原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解放后,作为革命烈士纪念地予以保护,20世纪90年代初与上海烈士陵园合并建设。1995年7月1日建成开放,是一座集纪念瞻仰,旅游,文化,园林名胜于一体的新颖陵园,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称。此次对龙华烈士陵园的参观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先烈们“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我们去的时候由于不知道怎么走,靠问路前行,所以进陵园时走的是小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刚进门就有一种阴暗昏惑的感觉,恰逢此时又下着蒙蒙细雨。我们先参观了卫兵营房和有关龙华介绍的照片和文字,接着我们走进了一个围墙高耸的院子,对,这是一个看守所,里面曾关押过许多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人物。看守所分男牢和女牢,我们先去了男牢参观,打开牢门,里面阴暗潮湿。当我走进一个房间想近距离感受一下先烈们的生活环境时,我有一种窒息想要往外冲的感觉,我无法想象先烈们是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的。而在我要出牢门时,几个爱开玩笑的同学将牢门关上了,里面瞬间暗下了许多,我往上面看了一下,高耸的墙面让我望而生畏,唯一的出路就是那扇牢门,我当时确实有一丝恐惧,同时也有一丝同情,同情那些被关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的先烈们,他们无法逃脱,只能被无情地禁锢在此。接着我们去了女牢,那里的环境和男牢差不多,四周高墙耸起,令人望而生畏。走出看守所,回首相望,我的心情沉重了许多。想到先辈们毫不畏惧,坚贞不屈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在温室里长大的这一辈青少年学习了。那阴森窄小的看守所,那地道中隐约的斑斑血迹,以及仿佛听到的铁镣碰撞声,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时天开始放晴了,虽然阳光并不明媚,但至少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参观烈士陵园,那里曾是一个血腥的刑场,无数先烈和爱国志士们抱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情怀英勇就义。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爱国精神却永远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这里视野开阔,加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场景设备,同时以相应的植物风姿来烘托陵园的主题内涵,庄重而不失生机。园内有大草坪,大面积的松柏、香樟、红枫、桃花、桂花、杜鹃,使陵园呈现“春日桃花溢园,秋日红叶满地,四季松柏常青”的景象。整个陵园中,处处回荡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浩浩正气。从陵园中走过,随处可见大块的石头树立在树丛和草地上,上面都题有革命烈士的肺腑之言,当然,我们也时不时凑上去拍两张照片作为留念。看到一个个高耸的雕塑,以各种被残害的姿态展示在我们面前时,我的心一颤,为当年烈士们献身救国的豪情万丈和慷慨激昂而感动。走过纪念桥,来到纪念广场,那块红色花岗石纪念碑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碑上镌刻着江泽民主席亲笔题词的“丹心碧血为人民”,其后便是龙华烈士纪念馆。走进馆内,两个热情的志愿者担任我们的导游,领我们逐一参观。这里不是抽象的文本教材,而是拥有丰富的图片和板报资料,图文并茂,富有生动感情和真实理性的纪念馆。在这里我们需要将感情融入,与烈士同在。面对布满弹孔的烈士遗物和让人眼花缭乱的被害革命烈士的照片集,我们的心情异常沉重,眼前浮现出一幕幕血腥的场景,就像火一样燃烧着我们的爱国之心,它激起我们对烈士们的无比敬畏之情,想到我们作为烈士的后代,应该继承他们的遗志,为祖国的发展开拓进取,勇往直前。我们一路参观来到了纪念馆的一楼,那里放着几台现代化设备,上面记录了许多革命烈士的资料和一些革命歌曲,当一首首革命金曲在我们耳边响起时,我热血沸腾,感觉充满了力量,我知道,这种力量来自对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的感动,我们应该将这股力量化为学习的动力,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争做祖国栋梁,这样才能告慰英烈们,让他们得以安息。作为一个大学生,这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伴着歌曲回音,我们徐步走出纪念馆,不一会儿,来到一个雕塑前面,他跪倒在地,伸手张口后仰,我猜想他一定是在快要被害时,高喊着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向世人昭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这一幕该是多么的悲壮啊!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墓区,墓区由烈士纪念堂、烈士墓和无名烈士陵组成,安息着近1700位革命烈士的英灵。烈士墓为东南朝向月牙形坡地,环抱近旁的两层环形纪念堂,共同组成了意为“日月同辉”的箭镞造型。无名烈士陵由墓碑、雕塑的长明火组成。昼夜燃烧的长明火,象征着烈士们的生命之火不灭和革命精神永驻。也许我们记不住英烈们的名字,但他们英勇不屈,为党和人民付出一切的大无畏精神却是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走出陵园时,再看到“丹心碧血为人民”这几个大字,心里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心头涌上来的是一种更为复杂和沉重的感情。是啊,这里的每一位烈士,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们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崇高精神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