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针菇常见病虫害
金针菇常见病虫害
一:杂菌
杂菌污染的原因
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培养基灭菌时,操作不注意,如冷气没有排净或者灭菌过程中压力突然降低,灭菌时间不足等都会影响到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特别是瓶栽金针菇装量比一般瓶子多,用塑料袋栽培时容量又几乎是瓶子的2倍,无论是高压还是常压消毒,时间都必须适当延长,忽视这点,很容易造成绝大部分的瓶、袋污染。另外,灭菌锅本身的毛病,如锅内温度不均匀,消毒锅的垫圈松掉以致不能完全密闭等也会造成消毒时的失败。
母种已污染 菌种选择不当,把已污染的母种拿来扩大,几乎可以使全部的栽培种污染。
母种生长初期,只有浓白色,蓬松密集,上下较为一致的菌丝,是金针菇的菌丝,而繁殖太快的是绿色木霉、根霉等。其他如墨绿色、黑色、黄色或白色的丝状菌丝均不是金针菇的菌丝。据此一见就可以鉴别出来。较难分清的是母种后期,如母种使用不及时,在温度较高、空气潮湿的情况下,棉花塞很容易污染其他杂菌,这时若不注意观察,就会导致菌种污染。不管母种长哪一种杂菌,以及污染程度的轻重,都不能拿来作为扩大栽培用的母种。
(3) 接种时污染 这主要是操作不留心所引起的。但接种室消毒不彻底,空气中杂菌孢子浓度高也是接种时污染杂菌的最主要原因。另外,接种时,瓶袋没有靠近火焰口,瓶口朝上,接种工具碰到各种器具表面而不经火焰烧灼,都可引起染菌。
(4) 管理时的污染 在菌丝培养室中,如果空气湿度过大,引起棉花塞污染,青霉、木霉、黄曲霉、根霉等均会陆续发生。另外,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棉花塞没有塞紧而引起脱落也会使杂菌滋生。瓶子破裂,特别是塑料底破洞,虽然肉眼不易看见,但在裂缝口、小洞的地方,杂菌很容易长进去,引起瓶、袋污染。
在管理过程中,栽培室湿度大,房间不干净,都容易使杂菌很快繁殖,搔菌时若碰到有杂菌的瓶、袋,没有注意消毒,又会带到另外的一个瓶子中。不及时采收,子实体腐烂也会引起根霉、曲霉的发生,特别是温度升高时,各种杂菌都容易生长。
杂菌的种类
培养料上常见的杂菌 像香菇等木腐菌一样,金针菇室内栽培时常见的杂菌主要是青霉、曲霉、木霉、脉胞霉、根霉及毛霉等类霉菌,有时也会遇到细菌的污染。
棉腐病 这是一种菌丝白色、细长的杂菌。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棉腐菌包住金针菇菌柄基部,时间一久,就是引起基部腐烂,以致菌肉部分变色、腐烂。棉腐菌的生长速度极快,往往布满整个培养基表面,并沿着菌柄生长,有的会长满整个子实体的表面,致使子实体全部腐烂变质。发生棉腐病的瓶、袋要及时清除。
青霉 侵入金针菇的青霉,是搔菌以后发生的。一般在温度高时出现,青霉大多长在菌盖的表面,在菌柄上偶尔发现。染上青霉的金针菇半途即会枯死。因此,对长了青霉的瓶或袋,应该立刻拿出栽培室,表层用耙子挖掉,再放回栽培室培养。
根腐病 温度比较高时最容易发生的细菌病。一般在温度18以上发生。侵染初期,在培养基表面渗出白色混沌的滴液,这种滴液多时会积满整个瓶口。培养基水分过多是发生此病的主要诱因。得了根腐病的金针菇,最初是麦芽糖色或呈半透明,后菌盖变成黑褐色,最后,不但停止生长,而且长成的金针菇也干枯而死。如果发生根腐病,该瓶、袋应该立刻弃除或烧掉,以免感染其他,同时,要使室温下降,并通风换气,使之干燥。
细菌斑点病 由荧光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细菌病,病症局限于菌盖上。在盖上产生黑褐色的斑点,当凹陷的斑点干后,有时菌盖开裂,还会形成畸形的子实体,菌柄上偶尔也发生,但菌褶很少受到感染。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潮湿不透气,菌丝纤弱,也极易产生斑点病,虽然不影响产量,但因菌盖变黑而影响商品价值。
二:虫害
主要有三种:菇蝇、尖眼蔁蚊、螨类
前两种在温度升高时发生的特别厉害,影响金针菇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
症状 菌种受害初期,有灰白色的菌丝长出,纤细且浓密。随着病情的加重,后期病部成绿色,并且粉状层加厚,扩展范围加大,抑制金针菇的菌丝生长,导致菌丝逐渐消失。严重影响金针菇的经济发展。
病原 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平板培养皿上生长时,初为白色绒状菌落,菌丝纤细。菌落扩大后中心的菌丝呈一环环的向外扩展,颜色由白变绿,颜色逐渐加深呈粉状。显微镜下观察,淡绿色区的每根菌丝侧边有许多小分枝,小分枝上长出许多小梗,小梗顶端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直径2.5-4.5微米,球形,无色。高倍放到后可看到分生孢子表面有疣突,除绿色木霉外,还有康氏木霉菌和木素木霉菌等。
发病特点 绿霉孢子可通过未腐熟的培养料带入菇房,也可通过气流传播。在接种过程中接种室或接种箱灭菌不彻底,绿霉菌孢子可通过气流在接种时落入瓶袋内进行侵染。母种原种本身带有病菌孢子或接种工具未经过消毒可传播病毒,这种情况病情发生较严重。瓶袋尤其是塑料袋栽培时缝口发生较多易发生该病。防治方法
(1)严格配制培养料,选用新鲜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