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心理问题及调适.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孤独症心理问题及调适

儿童孤独症心理问题及调适 儿童孤独症,是发生在婴幼儿期的广泛发育障碍,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儿童精神障碍,这种病涉及感知、语言、情感、智能等多种功能的损害。 孤独症的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与家庭环境、遗传、脑部疾病、母亲孕期生病吃药的影响有关。西方学者早期报告,孤独症患儿的父母多数是知识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成天忙于工作、科研,很少照顾孩子,亲子关系较冷淡。但缺乏支持性的证据。现较多学者认为孤独症可出现于任何阶层家庭。 孤独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3岁)以内,男孩多于女孩。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1、孤独离群。患儿没有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和要求,对集体生活环境不适,平时不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整天沉浸在个人的小天地里。症状较轻者,看别的儿童玩而自己不参与;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甚至当别人喊他时,也不答应不理睬,无动于衷。 2、情感冷淡。患儿对人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对亲人不亲热,常常是毫无面部表情。有的患儿在婴儿期就有表现,如易和父母分离,从不“赶脚”;不喜欢别人抱他,当有人要抱他时,不伸手表现出期待姿势,有些甚至在母亲怀里吃饭时,也不将身体贴紧母亲;患儿的目光游移不定,看人时常是眯眼斜视或用余光,很少正视。 3、缺乏社会交往的技巧,不会正常地与小朋友交谈。如找小朋友玩时,要么突然拍一下他的肩,要么揪他或搂他一下,然后走开了,好像拍人、揪人、搂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仅仅只是一个动作。 4、言语障碍。这是孤独症儿童的一个突出的症状。大多数患儿言语发育迟缓,平常言语很少,显得很安静。有的即使会说,也不愿说,常常是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以致让人误以为是个聋哑儿,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有的患儿虽然在说话,但声音很小,很难听清楚,更谈不上什么抑扬顿挫、感情色彩;有的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而无意义的话,有些话甚至连母亲也听不懂;具有反射性言语行为,即单纯地模仿别人的语言,即使是回答问题也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如老师向他提一个问题后说“请回答”,他也说“请回答”;有的在说话时常出现代词颠倒的现象,如用“你”、“他”来代替他自己;有的患儿时常尖叫,这种情况持续到5岁或更久。 5、兴趣狭窄,行为活动单调刻板,适应新环境困难。患儿常常是在较长时间里只专注于某一种或某几种游戏,如单调地摆放积木、玩一辆小汽车等;强烈要求保持环境的现状,不肯改变所处的环境、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如天天要穿同样的衣服、玩同样的玩具、出门要走同样的路线等等,一旦有改变,便大哭大闹发脾气,硬要满足他的要求后才罢休;多数患儿还表现出一种无目的的重复行为,如单调反复地拍手、蹦跳,在房间里长时间地来回跑,在楼梯上不停地上上下下,任何人不得阻止或妨碍。 6、多数患儿智力迟钝,少数患儿可表现出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可具有超常的机械记忆和推算能力,即所谓“白痴学者”。如对日期、数字、诗歌、识字、人名、路线记忆特别好,以致在较小年龄阶段时被误认为是超常儿童。 7、其它症状。特殊依恋,有的患儿对人虽然很冷淡,但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 (杯子、小汽车等)或小动物(小鸡、小兔等)却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并产生一种依恋感,有谁破坏或拿走了,便会哭闹不休、焦虑不安;有的患儿有怪异行为,如在家里反复地锁门开门,任何东西都要用鼻子去闻一闻;有的患儿非常胆小,听到汽笛声、低音乐声也会捂住耳朵哭个不停;在运动方面缺乏平衡能力,很早学会自己走路,但始终学不会骑三轮车;患儿的身体素质要么非常好,要么非常弱,他们患病大多易患与植物神经系统失调有关的喘息病、自体中毒症等。 据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0.4%—0.5%[或每一万人中(0—14岁儿童),有4—5例]。对孤独症患儿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但如果及早发现并进行特殊教育、行为矫治、药物治疗,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1)加强亲子间情感交流。例如,有个小女孩5岁,很少讲话,其班主任反映她半学期共讲了6次话(6句话),生活中很常见的事她也不会说,而且在幼儿园整天是一个人玩,不与他人交往。父母起先以为是发音器官有缺陷,经医学专家每次会诊,发音器官正常。后经心理医生测试诊断,发现该小孩其它能力均属正常,仅语言发音迟缓,并伴有性格上明显的变异,属于孤独症。 心理医生进一步了解到,小女孩的父母均是地质工作人员,长期在野外工作、生活。小孩出生后不久便被送到农村的外婆家,由外婆带到4岁半才接回,送到基地幼儿园入托。而外婆是一个既无文化,又因丈夫过世早,一直寡居而形成孤独性格的老人。小孩口语发展的关键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便导致了她语言发育迟缓和性格变异、社会适应困难等问题。为此,父母对这孩子失去了治疗的信心,在别人多次催促下才来看心理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