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群和群落“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具体见下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试管号 Ⅰ Ⅱ Ⅲ Ⅳ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是Ⅳ=ⅠⅡ=Ⅲ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最快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的开始下降
2.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叙述是 ( )
A.x轴为外界蔗糖溶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点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变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改变
C.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改变
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
3.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C.用斐林试剂检测不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若图1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B.若图2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一定是产生了变异
C.图3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D.图4曲线可用于指导灭鼠,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就达不到效果
A.群落演替使物种多样性增加
B.群落演替提高了植被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C.群落演替越到高级阶段越困难
D.群落演替使群落稳定性提高
6.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A代表细胞,a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则b、c可分别代表失去接触抑制和细胞周期变短
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下降
C.若A代表种群,a为同化能量,则b、c可分别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和储存在生物体内的能量
D.若A代表2n=16的精原细胞,a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b、c代表的2个精细胞可分别含7或8条染色体
7.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8.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9.下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趁势。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10.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时
B.在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C.在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时种群数量为K,则在时种群数量为K/2
11.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0只、标志的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A.10只 B.20只 C.30只 D.40只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种间关系
C.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D.种群密度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沾蘸法则正好相反
B.制作生态缸时,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C.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D.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高三寒假考点对应点题作业总汇.doc
- 3500T压机安装工艺总汇.doc
- 2016高三复习之推导(习题)总汇.doc
- 3102标盾构机吊装方案总汇.doc
- 反洗钱业务知识测库总汇.doc
- 反洗钱工作心得总汇.doc
- 2016高三病句辨析二轮复习总汇.doc
- 2016高考作文素材最后定稿总汇.doc
- 2016高考作文素材总汇.doc
- 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温练20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六)总汇.doc
- 小专题(广东省历史中考专题研究).ppt
- 【聚力前行 乐活Fighting】企业水上趣味运动会团建活动策划方案.pptx
- 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四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广东省历史中考考点研究).ppt
- 专题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广东省历史中考专题研究).ppt
- 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广东省历史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广东省历史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 第四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广东省历史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广东省历史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六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广东省历史中考考点研究).ppt
- 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广东省历史中考考点研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