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第1章导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作第1章导论

第 1 章 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弄清楚写作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区别,掌握写作的特点和规律的内容。 [教学重点] 本教学体系的创新之处,写作的规律。 [教学难点] 本教学体系的创新之处。 [教学过程] (第1次课) 1.1. 写作及其相关概念 1.1.1. 文章 1、古今词义有别 1、1、色彩、颜色 《周礼、考工记》:“青与白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 《楚辞、桔颂》:“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1、2、礼乐、法度 《诗经、大雅、荡》诗序:“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 1、3、有组织的文字 晋人挚虞《文章流别论》:“文章者也,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人伦,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理:事物之理;性:事物之性;万物之宜:万事万物最恰当的表现。 释:宣示天上地下的迹象,规则,阐明人之五伦的次第,秩序,穷极事物的道理,尽抒有物之性,探索研究万物的最恰当的表现。” 《史记、儒林列传》:“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此处指文章包括文学作品。 陈望道《作文法讲义》:“文章,是一种传达意思的工具。”“用文字传达意思的制作说是文章。” 唐弢:“人类大概都有表现的欲望,用文字的技巧来实践这种表现的,这就是文章了。” 《辞海》:“今通称独立成篇的,有组织的文字为文章。” 《现代汉语辞典》:“1、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2、泛指著作。” 2、今人外延有别 1、1、一切有篇章组织的文字 1、2、非文学作品 张寿康《文章学概论》:“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是反映客观存在的真实事物持文章(包括散文和通讯报告)不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几类文学作品。” 1、3、李静梅《大学写作教程》:广义:一切文章;狭义:非文学作品。 3、结论 文章是意思相对完整的、有篇章组织的文字符号的集合体。 符号:《现代汉语词典》标记、记号; 苏珊、朗格:“一种表现形式归根到底是一种符号的形式”。 《现代写作学》称公式、图表、照片等为非语言符号,或辅助信息符号。 [思考与练习 1 ] 以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第2次课) 1.1.2.写作 《韩非子、十过》:“子为我听而定之”,写是记录。 《论语、述而》:“述而不作” 《诗经、小雅、何斯人》“作此好歌”。指制作,创制。 释为:用笔来记录心中构想的成果。 1、分歧 1、1、关于内容载体 一是刘锡庆《基础写作学》:“借助书面语言完成观念、感情传递的复杂的精神产品过程。” 一是朱伯石《现代写作学》:“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制作文章的一种精神劳动。” 1、2、关于写作成果 一是指文章 一是王作昌《写作》93年12期的“写作本质论”:“写作是用文字(别处用符号)传达意义的创造性制作。”成品除文章外,还有非文章写作成品,如标语、处方、对联、元素周期表、注释、广告等。 2、结论 写作是人们运用文字符号来制作文章的精神生产活动 1.1.3.写作学 1、定义:写作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写作规律的科学。 2、历史: A、 古代写作研究 《尚书》:诗言志(两说:尚书尧典或舜典) 孟子:以意逆志、知言、养气。 墨子:言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庄子:妙造自然 荀子:文以明道 孔子: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为命,裨bi谌chen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论语、宪问》 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 陆机《文赋》:恒患意不趋物,文不逮意。 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刘勰:《文心雕龙》 钟荣《诗品》 箫统:《昭明文选》序 王国维:《人间词话》 B、 现代写作学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现代写作学的产生以作文法、文章学的研究为滥觞,以写作杂志的诞生为标志。 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 鲁讯:《摩罗诗力说》 叶圣陶:《文心》 陈望道:《作文法概要》 “文章学”一词始见于1907年《国粹学报》,后以此命名的有:龚自知《文章学初编》;蒋祖怡《文章学纂要》;张寿康《文章学概论》。(张的文章不包文学作品) 文章学与写作学“前者是以研究写作的成品为主,后者以探索成品的制作为主”。(现代写作学) 1980年成立“中国写作学会”,而“写作学”一词始见于1981年7月10日创刊的《写作》杂志。 1985年刘锡庆《基础写作学》第一次在著作是以写作学冠名。 马正平在《高级写作学引论》把写作学的发展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写作行为宏观操作机制的探索 一、从“八大块”转向“文体技法”论 二、从文本主义转向写作过程论 三、从写作过程论转向写作主体论 四、从写作主体论转向写作文化论 第二阶段:探索写作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