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寄生虫学--第三章 猪常见寄生虫病 第四节 猪食道口线虫病幻灯片.docxVIP

兽医寄生虫学--第三章 猪常见寄生虫病 第四节 猪食道口线虫病幻灯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兽医寄生虫学 第三章 猪的常见寄生虫病 第四节 猪食道口线虫病 一、概述 定义: 由结节虫(又称食道口线虫)寄生在猪的结肠内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在猪体内寄生的食道口线虫共有3种,分别为:有齿食道口线虫(O.dentatum)、长尾食道口线虫(O.longicaudum)和短尾食道口线虫(O.brevicaudum)。本虫能在宿主肠壁上形成结节,故又称结节虫病。 流行特点: 本病虽感染较为普遍,但虫体的致病力较轻微,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结肠炎,是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流行的主要线虫病之一。 感染性幼虫可以越冬,虫卵和幼虫对干燥和高温的耐受性较差,潮湿的环境有利于虫卵和幼虫的发育和存活。在室温22~24℃的湿润状态下,可生存达10个月,在-20~-19℃可生存1个月。虫卵在60℃高温下迅速死亡,干燥也可使虫卵和幼虫致死。猪在采食或饮水时吞进感染性幼虫而发生感染。集约化方式饲养的猪和散养的猪都有发生,成年猪被寄生的较多。放牧猪在清晨、雨后和多雾时易遭感染。潮湿和不勤换垫草的猪舍中,感染也较多。 二、形态 食道口线虫的口囊呈小而浅的圆筒形,其外周围有一显著的口领。口缘有叶冠。有颈沟,其前部的表皮常膨大形成头囊。颈乳突位于颈沟后方的两侧。有或无侧翼。雄虫的交合伞发达,有1对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阴门位于肛门前方附近,排卵器发达,呈肾形。虫卵较大。见图3-4-1“猪体内发现的成年食道口线虫”。 ?                      图3-4-1 猪体内发现的成年食道口线虫 ? 病原体有两种: 1.有齿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dentatum),见图3-4-2“有齿食道口线虫”。其虫体呈乳白色。口囊浅,头泡膨大,雄虫的大小为8~9毫米;交合刺长1.15~1.3毫米。雌虫的大小为8~11毫米;尾长350微米,寄生于结肠。 图3-4-2 有齿食道口线虫 1.前端 2.头顶面 3.雌虫尾端 4.交合伞背面 5.交合伞侧面 6.背肋 ? 2.长尾食道口线虫(O.longicaudum),见图3-4-3和图3-4-4“长尾食道口线虫”。其虫体呈暗灰色,口领膨大,口囊壁的下部向外倾斜。雄虫的大小为6.5~8.5毫米;交合刺长0.9~0.95毫米。雌虫的大小为8.2~9.4毫米;尾长400~460微米,寄生于盲肠和???肠。 图3-4-3 长尾食道口线虫 1.前端 2.头顶面 3.交合伞背面 4.雌虫尾端 图3-4-4 长尾食道口线虫 5.交合伞侧面 6.交合刺末端 7.导刺带 8.生殖锥 三、生活史 (虫卵在外界如夏季的适宜条件下,1~2天孵出幼虫;3~6天内蜕皮两次,发育为带鞘的感染性幼虫。猪经口感染。 幼虫在肠内蜕鞘,感染后1~2天,大部分幼虫在大肠黏膜下形成大小为1~6毫米的结节;感染后6~10天,幼虫在结节内蜕第三次皮,成为第4期幼虫,之后返回大肠肠腔;蜕第四次皮,成为第5期幼虫;感染后38天(幼猪)或50天(成年猪)发育为成虫。成虫在体内的寿命为8~10个月。) 图3-4-5 猪食道口线虫发育史 四、诊断 诊断方法共分为以下三大类: 1. HYPERLINK javascript:MM_showHideLayers(mover,,show) 临床症状诊断 猪只表现腹痛、腹泻或下痢,高度消瘦,发育障碍。继发细菌感染时,则发生化脓性结节性大肠炎。 (幼虫对大肠壁的机械刺激和毒性物质的作用,可使肠壁上形成粟粒状的结节。初次感染很少发生结节,但经3~4次感染后,由于宿主产生了组织抵抗力,肠壁上可产生大量结节,发生结节性肠炎。结节破裂后形成溃疡,引起顽固性肠炎。如结节在浆膜面破裂,可引起腹膜炎;在黏膜面破裂则可形成溃疡,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导致弥漫性大肠炎。粪便中带有脱落的黏膜。成虫寄生会影响增重和饲料转化,其致病只有在高度感染时才会出现。由于虫体对肠壁的机械损伤和毒素作用,引起渐进性贫血和虚弱,严重时可引起死亡。猪只表现腹痛、腹泻或下痢,高度消瘦,发育障碍。继发细菌感染时,则发生化脓性结节性大肠炎。) 2.粪便检查 用漂浮法检查有无虫卵。虫卵呈椭圆形,卵壳薄,内有胚细胞,但常与红色猪圆线虫卵混淆,须采用粪便培养至第3期幼虫才可鉴别。食道口线虫幼虫短而粗,尾鞘长;而红色猪圆线虫幼虫长而细,尾鞘短。 3.综合诊断 应根据猪场的生产和用药记录、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粪便检查,结合剖检结果综合判断。幼虫在大肠黏膜下形成结节所致的危害性最大,形成结节的机制是幼虫周围发生局部性炎症,继之由成纤维细胞在病变周围形成包囊。结节因虫而异,见图3-4-6“幼虫结节”。长尾食道口线虫的结节,高出于肠黏膜表面,具有坏死性炎性反应性质,至感染35天后开始消失;有齿食道口线虫的结节较小,消失较快。大量感染时,大肠壁普遍增厚,发生卡他性肠炎。除大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