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 I 越 鞴巍豢避瓴 蔫譬 鞫照辨罐l螭辖瓤罐筵帮案节 翻爱甜耩诘驶 村;r
互动:技术创新与制度 刨新关系的理论比较 ·李玉虹 马勇 (武汉大学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创新与 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概念,但马克思主义基本 理论却从哲学的高度上解决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技术创新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制度创新属 于生产关系的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不 可分割的方面,二者的对立统一,叫做生产方式。生产力具有内在动力,它经常 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与生产力不断发 展变化的状态比较起来,生产关系一经建立,则是相对稳定的。社会生产的变革 和发展,总是以生产力的变革和发展开始的。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上.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幺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马 克 思认为,生产力(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是杜会生产和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
— — 73 —
定力量,生产力发展了,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 革(即制度创新)。这里,马克思实际上把制度创 新的原因或根源归结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当生产力的发展受 到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时,就要求突破旧制度,建 立起符合它的性质、适应它的发展的新制度。社 会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的变化及其发展要求,是决 定一种制度形成和演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客观 条件。 但是,生产关系决不只是消极地适应生产力 的发展状况,它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 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 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便 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不以人 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致治经济学看来,科学技术的 产生和发展,同社会生产关系和其他历史条件,有 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是根据社会的需要 而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生产的基础上,并在一定的 社会生产关系下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马克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是把一定的社会制度看作是 决定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基本前提,是影响科学 技术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马克思主义认 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为劳动人民自己 所掌握,“使科学技术知识不是用来为一小撮人发 财致富、腰缠万贯”,而是当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改善人民生活,为共产主义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 重要手段,它完全为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而在 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和科学的进步意味着榨取 血汗的进步,科学技术被资本家用作发财致富并 使工人从属于资本的手段,只能加强资本家对工 人的剥削,使劳资矛盾更加激化。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告 诉我们,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疑和社会经济发展 具有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因而技术创新较之制度
创新对现代经济增长具有第一次的推动作用,有 更深层次的重要意义。同时,制度和制度创新又 具有相对独立性,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能动作 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 促进的辩证关系。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会推动 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则会保障技术创新的功能得 以发挥与实现。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技术创新 与制度创新关系理论
西方经济学有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 理论基本上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条主线是以新 增长理论为基础的“内生技术论”;另一条主线是 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的“制度决定论 。 1.新增长理论关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关 系的理论 20世纪8o年代中期以来,保罗·罗默、R·卢 卡斯、G·格罗斯曼、E·赫尔普曼、R·巴罗、P·阿格 亨、P·克鲁格鲁、阿尔文·扬、G·贝克尔等人分别 从知识的外部性、人力资本积累、产品品种增加、 产品质量升级、技术模仿、专业化分工加深等角 度,论证了内生的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的决定因素。0新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视为经济 系统的内生变量,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研究 框架,强调了长期以来一直为主流经济学所忽视 的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说这一研究框 架是比较合理的。新增长理论关于知识、技术是 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索的论证,有助于我们认 识技术创新在现代经济中所具有的至关重要的作 用。 但是,在新增长理论中,制度结构与制度变迁
回 束再.吴辱风 技木进步与一生经济增长——新增长理 论蛊雇速评[J].中玛社告科学.1999.(1)
74 ——
是给定的。他们认为{}I度创新可能是重要的,且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其关键 的基本假定是这些{}I度创新与经济增长无关。因 此,制度和制度创新被视为外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种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的比较研究.pdf
- 3种类型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水体中试比较研究.pdf
- 5个山药品种资源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比较.pdf
- 14种地被植物光能利用特性及耐阴性比较.pdf
- 10种水生植物的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比较研究.pdf
- 70岁以上病人非体外循环与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pdf
-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椭球参数与GRS 80和WGS 84的比较.pdf
- NaCl对玉米和棉花光合作用与渗调节能力影响的比较(简报).pdf
- PEG胁迫下水、陆稻幼苗生长势比较研究.pdf
- PID与模糊控制算法的比较及其改进.pdf
- 化学沉淀法除磷和生物法除磷的比较.pdf
- 黄瓜花叶病毒亚组I和Ⅱ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与比较.pdf
- 黄山,九华山客流季节分布和国内客源市场比较研究.pdf
-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与天然林养分分布和生物循环比较.pdf
- 蝗总科部分种类16S rDNA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摘要:将自测的我国直翅目蝗总科8科8个种和从互联网GenBank中检索到相关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16SrDNA序列片段进行同源性比较,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480bp的序列中。A+T约占70.7%,G+C为.pdf
- 基于EOS/MODIS数据的NDVI与EVI比较研究.pdf
- 基于台站降水资料对不同空间内插方法的比较.pdf
- 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电流极性比较式方向保护.pdf
- 基于修正的ECM—GARCH模型的动态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估计及比较研究.pdf
- 几种CT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和比较.pdf
最近下载
- EN_IEC_60034-14-2018 旋转电机 - 第 14 部分:轴高 56 mm 及以上的某些机器的机械振动 - 振动严重程度的测量、评估和限制 (IEC 60034-14-2018).pdf VIP
- 提高PICC导管维护规范率..pptx
- 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 1课件-外研九上(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大学试题《工业通风与除尘》考试题库无答案.doc VIP
- 本科十四五教材针灸治疗学呃逆PPT课件.pptx VIP
-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pdf VIP
- T/CASEI62001—2019 起重机械 安全状况评估.pdf VIP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pptx VIP
- (2025秋新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