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设计书)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写字符输入.docVIP

論文(设计书)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写字符输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論文(设计书)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写字符输入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写字符输入 薛瑞恒 种兰祥 (西北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安 710127) 摘 要:文中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的手写字符输入方法。利用摄像机捕捉发光笔在一固定的单色背景平面上“书写”的运动轨迹,根据发光笔光斑坐标的位置恢复出“书写”字符的图像,最后识别输出。采用图像拓扑结构特征和矩不变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字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对大写英文字母和数字的识别率均达到98%以上。 关键词:非接触;手写字符输入;拓扑结构;矩不变量 中图分类号:TP334.2+1 文献标识码:A Computer Vision-based Handwritten Character Input Xue Rui-heng1 Zhong Lan-xiang2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127) 【Abstract】 A method of non-contact handwritten character input was proposed. A camera was used to capture the moving track of light spot that were projected by a laser pointer on a fixed plane with simple background. The image with a character can be recovered by determine the coordinate of light spot on every frame. Finally, the character will be identified by combine topological structure with moment invariant fea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and the recognition rate on the capital letters and numbers is more than 98%. 【Key words】Non-contact; Handwritten character input; Topology; Moment invariants 1 引言 手写字符输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掌上电脑等许多移动设备,其目的在于增强用户体验、提高输入效率和减小设备体积。但需要在显示屏上再覆盖一个电容式或电阻式触摸屏才能进行接触式输入,这无疑增加了设备成本。目前,移动设备普遍都配有摄像头,如果用户使用发光笔在空中不接触屏幕手写字符,运用计算机视觉的理论和方法实现输入,则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近几年已经有该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1]提出了一种虚拟手写字符的方法,通过检测指尖的运动轨迹来恢复字符图像,但该方法对手指书写的抬笔落笔检测比较困难以及手指阴影影响比较大,恢复出来的字符图像比较凌乱,正确识别率低。 本文采用普通教学用的激光笔向着单色屏幕以正常速度写字,同时摄像头记录光斑的移动过程,然后利用一系列的光斑恢复出一幅完整的某字符的图像,最后对该字符进行识别。该方法简便快捷,识别率高,且无机械磨损。系统整体流程框图如图1所示。其中,光斑是波长约为650nm的红色光斑,视频图像的采集速度为每秒25帧,每帧图像为320(240的RGB图像。 图1 系统整体流程框图 2光斑检测与轨迹恢复 作者简介:薛瑞恒(198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视频图像处理;种兰祥,男,硕士生导师,教授。 E-mail:ruihengxue@ 实际应用的移动设备和移动投影设备的背景不是白色就是黑色,因此,为简单起见又不失一般性,本文仅讨论白色和黑色背景下的光斑检测及轨迹恢复,这样就不需要建立复杂的背景模型。 2.1光斑检测 光点或光斑检测近几年已有不同的方法出现,文献[2]结合激光点的颜色特征、运动信息和形状特征来定位激光点的位置,文献[3]利用拟合算法精确定位光斑位置,但该方法还得需要降维处理,算法复杂度较高。本文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激光笔发出的颜色是红色还是绿色来提取RGB图像的特定分量,将其转化成灰度图像,然后利用灰度重心法找出光斑的中心位置,最后以光斑的中心位置为基础恢复出光斑。 本文使用红色激光笔,其光投射在屏幕上后形成一个非常亮的红色光斑,因此,提取图像的R分量,将RGB图像转化成灰度图像。实验发现,在白色背景和黑色背景中不同光照条件下,光斑的灰度值分布255附近。文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