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稿.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弃疾词两首集体备课稿

课 题 6、辛弃疾词两首 教材 简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当时的作者35岁,离举兵起义抗金,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已经过去十多年,胸怀报国之志的作者却一直没有得到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郁闷难平。这一年秋天,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自伤抱负世无知已,得不到理解与慰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开禧元年(1205年),这时的作者以66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镇江)。京口是三国时吴国的军事重镇,又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起兵的地方。所以,作者登上北固亭,联想到曾在此建立丰功伟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觉满怀报国之志。而想到南宋王朝一直偏安江左,不思北伐,韩侂胄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作者为此感到极大的愤慨。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4、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重 点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难 点 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教法与学法 朗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总课时 二课时 主备人 周邦贵 课 型 教读 参与人 高一年级备课组全体成员 时 间 2014年5月20日 教与学方案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中国的历史上,南宋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宋朝统治者渡江之后,虽一度有北上复国的志向,但这一志向很快就在声色犬马中被遗忘了,所以,南宋的很多文学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都会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收复失地的决心,当看到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之后就会产生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比如陆游、比如辛弃疾。 二、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三、写作背景。? 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时年35岁。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亭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这一年的秋天,作者登上了建康城的赏心亭,眺望辽阔的南天、远逝的流水和高耸的山峰,又看到了夕阳西沉,听到了声声雁啼,就更引发出来他的无限忧思。 四、解读诗歌。 (一)解题 登: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作。古人云“登高必赋”,是说古人最喜登上高处,临高抒怀,吟诗作赋。登得高,才望得远,凭高远眺,天地苍茫,视野广阔,常能看到一些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因而情不自禁地吟咏高歌,写下抒怀之作。 (二)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朗读,正字正音。? 2、学生齐读,把握节奏。 3、自读诗歌,对照书下注释理解课文? (三)分析鉴赏上片 1、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提示:借景抒情? 2、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提示:楚天、江水、远山、落日、断鸿? 3、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提示:??楚天(千里)——气势阔大 江水(无际) 远山(连绵)——引起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