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做慈善是权还利是义务
做慈善是权利还是义务?
中国慈善文化之源是儒家还是佛家?中国传统的慈善家是哪些人?追问做慈善的动机有无价值?做慈善究竟是可以自由选择的权利还是必须做的义务?企业家如何在使用财富上有品位?著名学者易中天接受本刊专访,追根溯源,纵论古今中外,解析中国慈善文化与商业伦理。
撰文:宋厚亮 摄影:尚文
谈传统慈善家:主要是地主和商人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近年,你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恢弘的《易中天中华史》的写作中,在研究与写作中,除了重点关注王侯将相和士大夫文人,是否关注到慈善或慈善家?
易中天:没有,因为我不可能那么全面地、方方面面都注意到。我写《中华史》更多的还是写制度、理念、核心价值观,这是最最重要的。牵涉到慈善这个问题,我会谈到;牵涉不到,不会谈。慈善这一块将来谈不谈到,不好说,因为《中华史》现在只完成了四分之一。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如此写下去,到明清两朝商业繁荣,或许就要谈到。
易中天:明清可能会谈到,不是很肯定,因为我不是在写商业史。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尽管没写到慈善,但有一个重要人物涉及慈善,就是孔子的弟子子贡,他经商,据说资助孔子到处布道,有这事儿吗?
易中天:对,有这么个说法,学术界有这个说法。子贡赞助了孔子。严格的说,这不是慈善,如果慈善的范围很宽泛的话,就是,算公益范畴,非营利行为。孔子倒是自己做慈善的。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孔子做慈善的提法很新,不知有哪些具体内容?
易中天:孔夫子资助学生。一方面子贡资助孔子,另一方面孔子资助学生。因为孔夫子做过大夫,退下来后是有退休金的,会拿出一部分给学生。有一个很穷很穷的学生,孔子一直资助他,最后让这个学生当了管家。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公西华,做了外交官。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叫冉有,当时是孔子的管家。冉有就向孔子申请资助公西华的母亲。公西华很有派头,坐着“豪车”,一身“名牌”,哪里还需要资助?没有道理的。不过冉有有冉有的道理,他说,公西华的衣装啊、车啊、马啊都是公款,是国家出的 钱,因为公西华是一国之大使,但这些不是给家里人用的。冉有还是拨了一笔款给公西华的母亲。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除了孔子及弟子之外,还有一个慈善家值得关注。《史记》记载,陶朱公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可以说范蠡是最早的知名慈善家。他对后世商人影响如何?
易中天:细节已经不清楚了,还不如孔子这个有意思。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许多官员也都做慈善。例如宋朝的范仲淹,在苏州捐赠千亩良田设立范氏义庄,教养宗族的贫穷人,延续千年。怎么看官员的慈善?
易中天:因为宋朝的俸禄比较高。如果是清朝官员资助他人就可疑,钱的来历搞不清楚,明清两代是低薪制。很多人做官是家里另有家产,所以严格地说他们不是以官员身份做慈善。还有一种情况,在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高官都是世族,世家大族出身,自己有钱,不靠俸禄。现在也不能讲官员做慈善,官员做慈善的钱,要么是公款,要么是赃款。我不提倡官员以官员身份做慈善。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士绅阶层应是做慈善的主体吧?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所以地主并非我们所听到的都是恶霸。
易中天:也有为富不仁的,也有为富有仁的。为富不一定不仁。我们一定要纠正“为富不仁”、“无奸不商”这些错误的观点。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教育内容有问题?
易中天:那是为了阶级斗争的需要。地主做了很多慈善,是有传统的。一旦到了灾年,地主、商人都要把粮食拿出来,熬粥、施粥。民间的这个传统一直有。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所以我们往往忽视了一个“下面的问题”,在县政之下,是否主要依靠士绅阶层主持修桥铺路、教育和公益等,以此达到优良的秩序?
易中天:是,我们传统社会一直严格实行政权只到县,郡县制最基层的就是县。可能是到了明代以后,县官是不能出城的,一旦出城叫做扰民。那么县以下的乡村就是自治。要知道小农经济是男耕女织、四世同堂、聚族而居,各个乡村就是一个宗族组织,严格说宗族组织都是家人,有的富一点,有的穷一点,但是有血缘关系,慈善是本家族的调节,所以更多还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慈善概念。所以会有慈善这个传统,很自然。
谈传统商人:富而不贵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宋朝之后,尤其明清时期,徽商、晋商等商人群体出现,他们资助各地的民间书院,甚至资助文人学子和艺术家的创作。他们对更为宽广的公益也有很大贡献?
易中天:对,对。包括民国时期杜月笙这些人都做,资助文化事业。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也是这样。钱多了就会资助文化事业。有人曾做过研究,认为美术史应该写成美术赞助史。没有这些人来赞助,包括皇族、王室、世家大族、巨商,很多艺术品不可能完成,像建筑艺术品、雕塑、壁画,都是需要钱的,自己搞不了。但是资助和慈善还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艺术家可以接受资助,不可以接受慈善,因为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接受慈善的应该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