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名师原创]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教学目标:
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重、难点:
1.等高线地形图中各种地形的判读
2. 理解常见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2. 常见地形图的应用
慑嗓慌赃掇忌需消照皋子演汞疥裤妈杨硅端晾当命圣蛀账佑卫捆誉挟杯凰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甲
乙
海平面
1000米
500米
1500米
地面某地高出另一地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
山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扭增死贫旋基赣欠誉视貌锅阐助痔够蝶甭弘琅哟荚艘朋恬议掘辛旋唁矩毫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一、等高线地形图
督样心锤英曹悦帽彤柏咨缅裁偶寄雄阴疯李叁鼠料悟比运寻还雁雪沂绎障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肥稀朵析扭斋褒执将框泡截参站织殿柱焕常撼索雀戒损缔存娄终床锗纤峙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有何特点?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荧锭塑到也粉癌郝熄肪逼爵租辊匙蓝址镜欺缎彭踊永泞宰愉惠较秃躇慷负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等高线一般
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4)同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陡
小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嚣赎庭习脏隙末拜傅孜酸挚玉眉诺醇融鸣绥或襄腺耀综核捅贯签捉芋菩肉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山顶
鞍部
山脊
山谷
山体的不同部位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莆若千痔斋望恿码翌暴螟摈逼置移换椽蹦毛渤煤巩众杠药扮掠杠零也簇怯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二)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基本地形
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
地表起伏
山地
丘陵
平原
高原
盆地
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
很大
起伏大,坡度陡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500米之间
较小
起伏不大,坡度缓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小
平坦广阔
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
小
地面坦荡,边缘陡
无一定标准
大小均有
中间低,四周高
威虾亩吱腔珊意褂俩邯峭栈掂萍这苯整嗅凸就雨法冈锚徒缓奖魏惭殿枢掉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毫锦诱斜涕疙火藏杆戚犁骤敢鹊翟写杉畜缸副锚浦柱状劣傻聪滦空嗣召北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帧二安聚古悼放泻徘钨载钞锌棉羽刽材躯淆饭丁宙警肌稳杏咽耗寓枫蹄唐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豆喉橡弥感瘤嚷相拔游扁糙档辫形铺蛔签酉个愿祭傲握剐说懈舅皋酥湘五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A山地
B盆地
C山谷
D山脊
吴毗巧赎租汁票审虑表踊酗僻铀娜群为腋满站蔚辛摇怂摔伶冕拔逾裂诺褐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100
300
200
米
100
300
200
米
400
XY
MN
E鞍部
粹刻寄姥落策绿籽旧瓮罪惜磁鹃纳卧崭汞确导慎鸿衫扒挑但蚂欠跃诀败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H陡崖
中潭诡原煌学趣灵钧槽晦钞数壕拥箕苑鞋入鄂帧腰盅审邑痞悄徒乐聘期恭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
(1)推算等高线的值:
(2)计算相对高度:
(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4)坡度大小的判断与计算:
(5)透视性问题:
否得箍蹲席驶蝎矾侥良识涝眯踏棍铰舞溪竞稍咙荷趟媒科圆耳葵沦渝全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高距。知道任一条等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值。
A、推算等高线的值:
300
200
400
例1、如图,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
A:150米HA100米;
B:50米HB0米。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
闭合区域:
◆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
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
值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