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深加技术》结课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粮油深加技术》结课论文

《粮油深加工技术》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 我国大豆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生姓名: 殷 晨 晓 学 号: 200948430102 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901 2012年12月21日 我国大豆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前言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总计拥有2万多份品种资源和6000多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时至今日,大豆仍是我国粮食的主栽品种。资料记载,1938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产量占世界的90%以上。可到了1952年,美国的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已跃居第一,巴西、阿根廷也随后跟上;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已位列第4。与此同时,自1996年起,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攀升,并于2000年首次达到1000万t,2003年增加到2000万t。2005年进口2600多万t,占到全球大豆贸易量的40%左右。根据国内外相关机构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的大豆进口量仍会继续增加。伴随着在国际市场上份额的丢失,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量也迅速下滑。根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国产大豆仅占全年国内大豆总消费量的40%左右。国产大豆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境地花生粉添加进1%的蛋氨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用于儿童食品;以色列用大豆蛋白制成软、硬干酪,满足了一些人的特殊需要;美国玉米磨粉主联合会生产出的由24.2%大豆蛋白、63.8%玉米粉等组成的被称作CSM的压缩即食食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就很好。在我国,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大豆低聚糖,已明确具有改善人的消化系统功能、降低血压和血清胆固醇、降低有毒产物等生理功能。该产品已为消费者所接受,国内形成了较大的市场,在此方面企业有广阔的成长空间,也可改变目前我国大豆加工业规模不够的局面?。 四、大豆加工业主产品市场空间日益扩大 4.1?我国大豆加工业的主产品分为两类 一类是豆粕及其再加工产品,属于饲料。近年来,饲料需求逐年增长,豆粕消费量日益增加,截至1998年,我国豆粕供需之间已经存在较大缺口;一类是豆油、豆奶及其它豆食品。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豆油的消费量稳步增长。从今后的发展来看,大豆加工业主产品市场空间仍将不断扩大。 4.2饲料市场不断扩大 重视食品安全将使豆粕及其再制品在饲料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畜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是饲料市场不断扩大的保证。一方面,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仅满足新增人口基本需求一项,养殖产品的产量就需要再提高30%以上;另一方面,我国要达到每人每天45克的摄入量,每人每年需要肉类60公斤,还需要禽蛋、乳品等。按照13亿人口计算,肉食品的供应量要达到7800万吨。我国养殖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态势,饲料工业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4.3?、相关产业及技术的发展使豆油的用途更加广泛 除了直接食用消费以外,豆油在食品行业的消费量也很大,目前每年用于食品加工的豆油大约在50万吨——70万吨,占豆油消费的20%左右。随着食品深加工工业的发展,豆油的使用量还将逐步增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豆油经过深加工,还显现出很多的其他用途。如工业上可制甘油、油墨、合成树脂、涂料,可加工成润滑油、绝缘制品和液体燃料;医药上有降低血液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病的功效,是制作亚油酸丸的原料,所含生育酚对不孕症疗效好等等。这部分目前消费量虽然不大,约为15万吨,不足总消费量的5%,但是由于豆油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消费量继续增长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绿色消费”深入人心,有利于对大豆产品的消费。? 4.4、追求健康使豆奶及其它豆食品成为国际消费潮流 大豆的蛋白质和油脂是非常优良的营养源,含有大量生理活性物质,包括有低聚糖类、磷脂、维生素类、异黄酮、大豆皂苷等。如大豆异黄酮有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作用,经调查表明,经常食用豆制品的日本人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比欧美人要低得多。大豆磷酯酰丝氨酸,则具有明显改善失忆症以及痴呆症等作用。 4.5、国际市场需求   作为健康食品的大豆制品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市场潜力大,目前,大豆蛋白食品在发达国家市场上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1.日本、韩国市场由于饮食文化长期以来受到中国的影响,以谷物和素菜为主,大豆是蛋白质供给的重要来源。虽然后来日韩饮食结构逐渐欧美化,但大豆在饮食中仍然保持重要地位。近年来,日本年人均食用消费大豆约11公斤,韩国年人均食用消费大豆9.5公斤左右,按照这个标准,2003年日韩用于食用消费的高蛋白大豆数量为140万吨和45万吨。以2003年两国人口数量计算,每增加5公斤的食用大豆消费,两国将新增食用大豆需求88万吨。目前日韩是我国大豆最主要的出口国,2000年两国进口占到我国大豆出口总量的75%,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