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共领域如何立法保护
1
公共領域如何立法保護
*
— 論準公共領域的創設
王敏銓**
摘 要
本文從羅馬法中的非排他財產、以及公共領域一詞的13種意
義,以先行界定對公共領域的討論結構。從以上架構,本文區別著
作權法中的純公共領域及準公共領域:前者為完全不受著作權保護
的資訊;後者為混合私權利與公共近用的資訊。本文並且討論保護
公共領域的理由,將其原理植基於協同作用或所謂網路資訊經濟。
本文接著探討公共領域的保護應著重於何種方面:保護純公共領域
的努力能見度較高,但訴訟上成果有限,且很難主張立法機關不能
調整公共領域的範圍;準公共領域的保護是學者新近的關注所在,
認為混合私有與公有的財產法原理,並且運用管理模式授與法院或
行政機關在個案中調整的空間,可以在著作權法中創造較為大量的
公共利用空間。準公共領域的創造,可能始自習慣、經過權利人與
利用人的衝突,而終究導致政府以行政規則、法院判決、或立法,
來宣佈準公共領域的存在。本文最後以我國著作權法第37條第6項
第3款之例,來比較我國與美國對於同一議題的準公共領域的創
設。
《國際比較下我國著作權法之總檢討》 劉孔中主編
臺北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專書(19)
民國 103年 12月,頁 1-55
* 投稿日: 2013年10月29日;接受刊登日:2014年8月27日。[責任校對:郭羿伶]。
**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穩定網址:.twpdf。
國際比較下我國著作權法之總檢討
2
關鍵詞:公共領域、準公共領域、公有、準公有、非排他財產、文
化環保運動、網路資訊經濟、管理制度、公開播送、艾肯
豁免、合理使用、權利限制。
目 次
壹、公共領域的界定
貳、為什麼要保護公共領域
參、交通規則:從習慣到法律規
範
一、 管理規則—公共領域
的「交通規則」
二、 準公共領域的創造—
從習慣到正式承認
肆、著作權的準公共領域之
例—兼論我國著作權法第
37條第6項第3款
一、 以 Sony 案為創設準公共
領域之例
二、 從 Aiken 案到我國著作權
法第 37條第 6項第 3款
伍、近用空間的設計原理與本計
畫草案相關條文之評析
一、 對於公用空間設計原理的
初步想法
二、 本草案「權利限制」部分
評述
陸、結論
公共領域如何立法保護
3
保護公共領域的最早倡議者之一 James Boyle,對公共領域的
保護提出重要的主張,如「第二次圈地運動」、「資訊的公有財」、
「資訊的環保主義」等1。我們最常有的公共領域的印象,是一個
「無人之地」的想像,如果這樣理解,則環保主義的比喻也許是適
當的;我們也可以朝著類似的方向構想公共領域—就像荒野一
樣—如何可以立法保護,使之不受到私財產權人的「圈地」與開
發。
隨著公共領域的討論增多,鮮少有人將公共領域當作沒有人煙
的大荒野。反之,公共領域是具有「公共性」(publicness)—亦
即開 放 給 公 眾 ( open to the public ), 即 「 非 排 他 性 」
(nonexclusive)—的財產。公共領域是「公共之物的領域」
(domain of things public)、「屬於公眾之物的領域」(the domain of
things belonging to the public)。亦即是「以公共權利的形式,而屬
於公眾的全部之物的領域」,同時具有「公眾的權利」(publici juris
(of public right))及「公眾所有權」(public ownership)的概念2。
公共領域不是大西部,而更像公園。其實「公路」是更適當的公共
領域的比喻:公路是非排他的,沒有人能占有公路,或居住在公路
之上;公路不是「無人之地」,公路是充滿使用者,人來人往的地
方;公路需要管理及投資,而不只是放任不管。
如同學者 A. Samuel Oddi所觀察,通常對於智慧財產權公共領
域的理解,是基於全有全無的二分法:不是被法律所保護,就是不
被法律所保護,而後者所形成的公共領域,是負面的(negative)、
最小的(minimalist)的存在。而這種觀念也造成公領域與私領域
1 JAMES BOYLE, THE PUBLIC DOMAIN (2008); James Boyle, The Second Enclosure
Move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Domain, 66 LAW CONTEMP. 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_犬的起源、进化与特征.ppt VIP
- 2024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十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docx VIP
- 大学语文之诗经电子教案.doc VIP
- 高校生活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租赁经营投标常用方案(最全).doc VIP
- 15J001 围墙大门图集标准.docx VIP
- 双向搅拌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现场对比试验研究.pdf VIP
- 铁道概论:铁路信号和通信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pt VIP
- 贵州丹寨金汞矿日处理500吨(一期250吨)金汞原矿浮选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大一新生班干部竞选演讲稿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