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缓和与对抗
三、“冷战”的结束 1、东欧剧变: 原因 ①长期照搬苏联政治经济模式,其弊端阻碍其发展; ②苏联对东欧控制的减轻; 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一切机会渗透自己的力量(和平演变)。 (1)标志: 1991、12 独联体成立 (2)解体的原因: ①根本:斯大林体制的僵化,改革的失败, 长期的争霸,国力的消耗,经济衰退 ②内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和 国家政策的变化,导致国内局势失控 ③外因:西方国家的长期和平演变 ④催化剂:八一九事件 缓和 1、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 A.美苏经济军事力量的对比变化 B.第三世界实力的发展 C.中美两国关系的重大变化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4、两极对峙时期,美苏争霸“冷战”中有“热战”,下图两个事件的发生反映的战略态势是 A.美国转守为攻 B.苏联转守为攻 C.美苏互有攻守 D.苏采取全面收缩战略 5.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被称为“尼克松主义”的新外交方针,表明美国( ) A.对苏联采取“缓和”政策 B.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 C.对苏联采取全面进攻战略 D.重新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 7.东欧各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企图摆脱苏联控制,结果到80年代如愿以偿,其直接原因是( ) A.戈尔巴乔夫的对外战略调整 B.东欧各国人民的不断抗争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D.东欧剧变的影响 “星球大战”计划 80年代中又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即“战略防御计划”(SDI),企图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通过这一计划,既大大提高核威慑力量,又带动美国科技经济的发展,还可造成对苏联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从而拖垮苏联。 星球大战计划使外太空同陆地,海洋,天空一样成为了“第四”战场。 * 勃列日涅夫与 尼克松貌合神离 第17课 缓和与对抗的交替 —— 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的美苏争霸 与冷战局面的终结 课标要求: 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一、美苏争霸第二阶段(从对峙走向缓和) (20C60S末—70S初) 1、争霸特点: 总体趋向缓和、争霸优势在苏联 (直接对峙、激化矛盾不显著) 2、争霸表现: 缓和与对抗交替 (1)美苏关系缓和 原因: ①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②经济状况:美苏的军备竞赛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③外交政策: 实行尼克松主义:战略进攻转入战略收缩,对苏“缓和” 力争军事优势的军事战略和 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 苏 美 2、争霸表现: (1)美苏关系缓和 原因: 表现: ①1972 尼克松访苏 ——标志着美、苏关系进入缓和高潮 ②1975 欧安会召开 勃列日涅夫 VS 尼克松 (2)美苏关系的对抗 原因: 表现: 美苏关系缓和的同时,积极在全球扩张 ①在亚非拉取得二十多个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 ②70S末,出兵阿富汗(苏霸权主义的顶峰)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末 苏联 欧洲 两军对峙 缓和战略 在亚非 大肆扩张 军事力量略微超过美国 第二阶段: 美国 1969年,“尼克松主义” 经济增长缓慢 陷入越战泥潭 在亚太战略收缩 对苏缓和 1、尼克松访苏 2、欧洲安全问题 态势:苏攻美守 二、美苏争霸第三阶段 (20C80S—90S初) 1、争霸特点: 2、美苏的争霸政策: 美攻苏守,优势在美 苏联: “新思维”,实行全面收缩 美国: 卡特主义 里根主义:新“遏制”战略, “以实力求和平” 3、争霸政策变化的原因: ①全球争霸消耗国力; ②体制僵化导致经济衰退 美攻: ①经济复苏并持续发展。 ②苏联经济则陷入困境 苏守: 4、争霸表现: 缓和与对抗交替 (1)美苏关系的第二次缓和 原因: 表现: ①长期争霸和军备竞赛, 苏联的经济面临巨大困难 ②戈尔巴乔夫提出 “新思维”理论 ③美国也放松了与苏联的对抗 ①苏联收缩力量,不干涉东欧,美国放松了与苏联的对抗 ②美苏领导人频繁会晤,谈判两国之间关系 ③标志---1987年,双方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 4、争霸表现: 缓和与对抗交替 (2)美苏关系的再次对抗 表现: ①1980年美国提出“卡特主义” ② 1981里根提出“以实力求和平”的新的遏制政策 美国 卡特主义 星球大战计划 苏联 全面收缩 裁减军备 基本态势 对外战略 对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