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三次科学翻译活动对中国科学近代化的影响.PDFVIP

我国历史上三次科学翻译活动对中国科学近代化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历史上三次科学翻译活动对中国科学近代化的影响

第 21 卷 ,第 2 期            科 学 技 术 与 辩 证 法 Vol. 21  No. 2 2004 年 4 月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Apr. ,2004 我国历史上三次科学翻译 活动对中国科学近代化的影响 赵 冬 ,邢润川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 : 科学翻译是西方科学中国化的重要渠道和转化中介 ,是接受和融合西方科学文化的综合创造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本土科学家通过自觉自为的科学翻译活动 ,对中国科学近代化起到了推 进作用。 关键词 : 科学翻译 ;科学书籍 ;翻译主体 ;科学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 :N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5680 (2004) 02 - 0062 - 08   中国科学近代化的过程是一个移植、传播、吸收并使西 方科学文化中国化的综合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科学翻 译作为一个重要的渠道和转换中介 ,有着其它媒介所不能替 代的作用。因此 ,厘清科学翻译产生的历史背景、科学翻译 对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影响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在科学翻 译过程中的作用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有深刻的意义。 一  科学翻译的背景 历史上的科技文献翻译 ,曾出现过三次大的高潮 ,这三 次高潮依次是 :明末清初 ,西方传教士来华与中国上层士绅 合作进行的科学翻译活动 ;洋务运动时期 ,由洋务派倡导的 科学翻译运动 ;以及戊戌变法至五四前后 (清末民初) ,中国 知识界出现的科学的社会运动。与古代向世界其他国家输 出中国科学文化不同 ,近代中国发生逆转 ,从西方输入近代 科学文化反而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 为欧洲国家经过文艺复兴 ,产生了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 ,建 立起了近代科学体系和近代工业体系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处 于优势地位 ;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愈来愈完善的大一统君主 专制政治 ,对整个社会实行一体化强控制的结果 ,约束、阻 滞、扼杀了中国社会自然演进的必要要素 ,包括学术研究自 由成长的土壤。因此 ,当西方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发动侵略战 争接二连三打开外域大门 ,直接把矛头对准中国封建制度 时 ,从中国社会内部分化出来的不同势力集团 ,在传统与近 代、西化与化西、科学与玄学之间便展开了连续不断的争辩。 作为对这场是否走上以及怎样走向近现代化道路争论的积 极回应 ,一批在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 科学力量 ,成为实现中国传统科学向近代科学文化转换的主 角。 启动这场科学翻译活动的最早动因 ,源自于近代外国殖 民者对中国实行文化渗透和侵略的行动。1582 年 ,当初利玛 窦进入中国 ,其目的就是受耶稣会指派在中国这片神秘土地 播撒基督教义。然而 ,最初传播福音的方式受阻 ,不被中国 士大夫所重视。于是 ,在中国上层士人瞿太素和徐光启的启 迪和规劝下 ,他开始了“科学传教”的探索。他先后利用万国 地图、自鸣钟、三棱镜 ;《乾坤体义》、《几何原本》、《崇祯历书》 等科学技术知识 ,与上层士人进行交往 ,不仅博得上层士大 夫的同情和支持 ,与中国士人构筑了牢靠的关系网 ,而且还 受到中国士人的庇护 ,进而获得进见皇帝的机会 ,打通了在 中国传教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缺口。崇祯皇帝对 西方的历算书籍感兴趣 ,传教士们就编译与天文历算有关的 数学、天文书籍 ;崇祯皇帝认为火炮与矿冶类西书有助于战 争、能增加财政收入 ,传教士和士大夫们就联手进行翻译。 同样 ,康熙皇帝对天文历算、几何、代数、药露制造、测量等发 生兴趣 ,传教士们就翻译这类书籍。久而久之 , 全面出击的 【收稿日期】 2003 - 12 - 30 【作者简介】 赵  冬 (1961 - ) ,男 ,山西汾阳人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生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 邢润川 (1940 - ) ,男 ,河北邯郸市人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 志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26 传教士 ,凭借科学知识和精湛的历算技能 ,终于获得了中国 皇帝的信任 ,西学也部分获得了合法的地位。顺治元年 ,汤 若望掌理中国封建王朝中具有特殊政治地位的通天机构 ,出 色地继承了利玛窦开创的“科学传教”衣钵 ,并把科学辅助宗 教的策略发挥到极致 ,籍“通天”以“通神”取得了实效。尔 后 ,受汤若望栽培和提携的南怀仁 ,更是以康熙帝西学启蒙 老师的身份 ,经常出入皇宫。意图很明显 ,就是在教授康熙 帝天文机器、数学仪器使用方法及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603111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