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现代际贸易理论
第四章 现代的国际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和概括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贸易理论的新发展。这些新的贸易理论是新古典贸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并在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问题、产品差别和需求偏好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问题、市场结构性差别对贸易模式的影响问题以及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和生产区位问题。这些假定前提的变形和扩展使得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丰富。
第一节 贸易理论的动态化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原料生命周期理论
一、动态化贸易理论对早期贸易理论的扩展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不同的特点: (TTM: Time, Technology,Many Countries)
1、引入时间因素:Time 传统贸易理论——静态均衡分析方法,而这两个生命周期理论是典型的动态化的贸易理论,他们把时间因素纳入了贸易模式的分析,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动态化扩展。
2、技术作为贸易的直接原因之一:Technology 传统贸易理论把技术差异看成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比较成本差异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这两个生命周期理论在承认这种观点的同时,还把技术差异作为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之一,提出了比较技术优势的问题。尤其是根据技术变革的时间差异来分析比较优势的动态化变革和国际贸易区位的变化,这就增强了贸易理论对未来贸易格局的预测能力。
3、贸易在多国之间发生:Many Countries 传统2×2×2模型,而这两个生命周期理论放松了这个假定,使贸易在多国间发生。
二、新技术贸易理论(技术差距论)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1961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 A Posner)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技术差距论把国家间的贸易和技术差距的存在联系起来,认为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新产品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外国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模仿生产而减少进口后才逐渐消失。Posner经研究发现,二战后,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很大一部分贸易都源于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明和引进。这就使得创造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厂商和国家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处于领先垄断地位,而一旦这种新技术产品商业化,发明创造新技术、新工艺的厂商和国家就具有出口竞争优势。这种出口竞争优势不是建立在比较成本优势上的,而是建立在技术优势差别之上的。所以,技术本身的差异和暂时的技术垄断可以是国际贸易的直接起因,它与生产成本大小无关。现实中,这种暂时的技术垄断优势通常是凭借专利或者版权法律制度来维护的。
美国作为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正越来越多地出口新技术产品,然而,当国外生产者获得新技术后,他们就能凭借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占领国际市场,甚至是美国市场。与此同时,美国企业也会由于技术优势所获得的垄断利润的消失促使其不断地改进技术、工艺,开发新产品,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保持其向国外市场大量出口新技术产品。这种新技术贸易理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电子管——晶体管——印刷电路的国际市场变化过程。二战刚结束时,由于真空管技术在美国的迅速发展,美国垄断了无线电产品市场。然而不久,日本也达到同样的技术水平,由于其劳动力成本低,所以日本占领了大量的国际市场份额。随后,美国发明了晶体管技术,重新获得技术领先地位并夺回了失去的市场。但是,几年以后,日本也获得了这种技术和生产能力,又一次凭借其低成本优势夺走了美国占领的市场。此后,美国又通过印刷电路技术的使用再一次在与日本的竞争中占了上风。
Ponser在分析这一过程时,提出了需求滞后和模仿滞后概念。所谓需求滞后(需求差距):创新国出现新产品后,其他国家消费者没有产生需求到逐步认识到新产品价值而开始进口的时间间隔。其时间长短取决于其他国家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了解。所谓模仿滞后:创新国制造出新产品到模仿国能完全仿制这种产品的时间间隔。反应差距:从新产品进口到本国开始模仿生产的时间间隔。
技术差距论证明了:即使在因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间,即使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这也比较好地解释了实践中常见的技术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周期。但它只解释了技术差距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并未解释其产生和消失的原因,而佛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说是技术差距论的继承、总结和发展。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一)Nernon的五阶段论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
由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Raymoud Vernon于1966年在《产品贸易》一文中提出,并由威尔斯(Louis TWells)和赫希(Hirsoh)等人加以发展。还由基辛(Keesing,1967)、克鲁伯(Gruber)、梅达(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J∕T13-363-2021 福建省智慧杆建设技术标准.pdf VIP
- 2023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精讲课件-第一章--总论.pptx VIP
- 科学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劳动实践手册教案.docx VIP
- 建筑施工 - L17J104复合外模板现浇混凝土保温系统建筑构造(山东图集2018.1.1实施).pdf VIP
- 2023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精讲课件--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pptx VIP
- 高中英语句子成分及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课件(共47张PPT).ppt VIP
- 风管精品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DLT 1572.3-2016 变电站和发电厂直流辅助电源系统短路电流 第3部分:算例.docx VIP
- 职业技术学院《三坐标智能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pdf VIP
- 《特种设备安全培训》精品课件(2024).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