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茭白种植技术综述
茭白种植技术综述
品种来源:
89-70是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在中介茭中通过单株选育而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系,目前已在武汉、宜昌等地区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特征特性:该品系株高250-260cm,叶片宽3.6-4.0cm,叶鞘长65cm左右,叶鞘绿色,分蘖力中,肉质茎长18-20cm,粗3.5-4.0cm,单茭重90-l00g。秋茭极早熟,武汉地区9月10日左右上市,成熟期一致,9月25日左右可基本采收完毕;夏茭5月下旬上市,6月下旬采收完毕。该品系肉质茎呈竹笋形,表皮光滑,洁白如玉,商品性好。夏、秋茭亩产量均可达1250kg。该品系显著特点是,在4月上旬定植,若田间基肥较充足,可在6月上中旬收获茭白400-500kg,9月又可收获茭白1000kg,不影响翌年夏茭生长。
栽培要点:1.秋茭田管理a.选择土壤肥沃,含有机质5%以上,排灌方便的田块。一亩施农家肥3000-3500kg作基肥。b.定植。在4月上旬取出育好的茭苗,用快刀分成小茭墩,每小墩带茭苗5-6株,随分随栽,株距45cm,行距90-100cm。c.田间管理。5月初,追施分蘖肥一次,用人粪尿1000kg/亩,8月上旬追施孕茭肥一次,施人粪尿2500-3000kg/亩。分蘖前灌水3-5cm深,7月中旬后,水位加深至10-15cm,冬季田间不能干水。在茭白返青后,随茭苗生长,会出现老黄叶,应结合除草,打掉老黄叶。7月中旬后,在打老黄叶的同时,除去无效分蘖。d.病虫防治。用25%杀虫双500倍液喷雾或浇泼,防治二化螟和大螟;用50%叶蝉散喷粉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防治长绿飞虱。e.选种。在茭白采收的中前期,应及时选种,做好标记。选种标准:一是具有本品种特征;二是茭墩内无灰、雄茭;三是茭白成熟期一致;四是薹管较低。6月初茭白成熟应及时采收。2.夏茭田管理a.冬季田间不能干水,对老茭苗齐泥而割,将老茭墩纵切一半,一半留田间,2月上旬茭白萌芽时施人粪尿3000-3500kg。在3月中下旬追施硫酸钾复合肥30-35kg。以后看苗施肥。b.在苗高20cm和35-40cm时各疏苗一次。间除茭墩内小苗、弱苗,每墩保持壮苗20个左右。对缺苗的地方补苗,使田间茭苗均匀一致。
当前,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茭白栽培面积有所扩大,经济效益显著。双季茭白一年可采收两次,又正是缺菜季节,可调节蔬菜市场供应。浙江双季茭白优良地方品种很多,现介绍主要品种及选育的新品种如下。
1、纾子茭杭州市优良地方品种,在杭州市郊及余杭等地栽培较多。中熟,耐肥、耐涝,忌连作。适宜夏秋栽,也可春栽。秋茭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1000公斤左右,夏茭亩产1000--1750公斤。肉质茎肥大,白色,光滑,纤维少,品质佳。
2、浙茭2号1990年由原浙江农业大学选育而成,在杭州、宁波、绍兴、舟山及义乌等市均有栽培。在江南水乡推广面积较大,1993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熟,生长势较强,分蘖中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秋茭亩产750--1250公斤,夏茭亩产1250--1750公斤。茭形较短而圆胖,表皮光滑、洁白,质地细嫩,味鲜美。茭肉单重100克左右,商品性好。
3、中介茭无锡地方品种。浙江省宁波、舟山等市栽培较多。晚熟,生长势强健,地下匍匐茎发达,分蘖力强,但抗病性较差。秋茭亩产1000--1500公斤,夏茭亩产1050公斤左右。表皮浅黄白色,稍皱,肉茭单重90--100克。
4、浙茭5号1990年由原浙江农业大学育成。舟山、绍兴和宁波等市均有栽培。1993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晚熟,适应性广,生长势旺,分蘖力强。秋茭亩产1000--1500公斤,夏茭亩产1500--2000公斤。表皮白色,稍皱,肉质白,味略甜,适口性好。
5、蚂蚁茭杭州农家品种,主产杭州市郊的康桥、上塘、石桥一带。早熟,分蘖性较强,耐肥。秋茭亩产700--1000公斤,夏茭亩产1250--1500公斤。表皮光滑,肉茭单重49--57克,品质中等。
6、浙茭9111995年由原浙江农业大学育成,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早熟,高产,适应性广,生长势较强。秋茭亩产1000--1250公斤,夏茭比纾子茭提早7--14天,亩产1275--1750公斤。表皮光滑,无皱纹,洁白,品质好。
茭白又叫茭笋,古称菰。原产我国,在长江以南各地,尤其江浙太湖一带多利用浅水沟、低洼地广泛种植。茭白肉质整洁、白、柔嫩,含有大量氨基酸,味鲜美,营养丰富,可煮食或炒食,是我国特产的优良水生蔬菜,由于采收期正值5-6月和早秋9-10月两个缺菜季节,对解决蔬菜的淡季供应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茭白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株高1.6-2米,有叶5-8片,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而成。叶片与叶鞘相接处有三角形的叶枕,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