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bpcap的C编程分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cap程序设计 开始:pcap应用程序的格式 我们所要理解的第一件事情是一个基于pcap的嗅探器程序的总体布局。流程如下: 1.我们从决定用哪一个接口进行嗅探开始。在Linux中,这可能是eth0,而在BSD系统中则可能是xl1等等。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字符串来定义这个设备,或者采用pcap提供的接口名来工作。 2.初始化pcap。在这里我们要告诉pcap对什么设备进行嗅探。假如愿意的话,我们还可以嗅探多个设备。怎样区分它们呢?使用 文件句柄。就像打开一个文件进行读写一样,必须命名我们的嗅探“会话”,以此使它们各自区别开来。 3.如果我们只想嗅探特定的传输(如TCP/IP包,发往端口23的包等等),我们必须创建一个规则集合,编译并且使用它。这个过程分为三个相互紧密关联的阶段。规则集合被置于一个字符串内,并且被转换成能被pcap读的格式(因此编译它)。编译实际上就是在我们的程序里调用一个不被外部程序使用的函数。接下来我们要告诉 pcap使用它来过滤出我们想要的那一个会话。 4.最后,我们告诉pcap进入它的主体执行循环。在这个阶段内pcap一直工作到它接收了所有我们想要的包为止。每当它收到一个包就调用另一个已经定义好的函数,这个函数可以做我们想要的任何工作,它可以剖析所部获的包并给用户打印出结果,它可以将结果保存为一个文件,或者什么也不作。 5.在嗅探到所需的数据后,我们要关闭会话并结束。 这是实际上一个很简单的过程。一共五个步骤,其中一个(第3个)是可选的。我们为什么不看一看是怎样实现每一个步骤呢? 设置设备 这是很简单的。有两种方法设置想要嗅探的设备。 第一种,我们可以简单的让用户告诉我们。考察下面的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cap.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char *dev = argv[1]; printf(Device: %s, dev); return(0); } 用户通过传递给程序的第一个参数来指定设备。字符串“dev”以pcap能“理解”的格式保存了我们要嗅探的接口的名字(当然,用户必须给了我们一个真正存在的接口)。 另一种也是同样的简单。来看这段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cap.h int main() { char *dev, errbuf[PCAP_ERRBUF_SIZE]; dev = pcap_lookupdev(errbuf); printf(Device: %s, dev); return(0); } 在这个例子里,pcap就自己设置设备。“但是,等一下,Tim”,你会说,“字符串errbuf是做什么的?”大多数的pcap命令允许我们向它们传递字符串作为参数。这个字符串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命令失败,它将传给这个字符串关于错误的描述。这样,如果pcap_lookupdev()失败,它将在 errbuf存储错误信息。很好,是不是?这就是我们怎样去设置设备。 打开设备进行嗅探 创建一个嗅探会话的任务真的非常简单。为此,我们使用pcap_open_live()函数。此函数的原型(根据pcap的手册页)如下: pcap_t *pcap_open_live(char *device, int snaplen, int promisc, int to_ms, char *ebuf) 其第一个参数是我们在上一节中指定的设备,snaplen是整形的,它定义了将被pcap捕获的最大字节数。当promisc设为true时将置指定接口为混杂模式(然而,当它置为false时接口仍处于混杂模式的特殊情况也是有可能的)。to_ms是读取时的超时值,单位是毫秒(如果为0则一直嗅探直到错误发生,为-1则不确定)。最后,ebuf是一个我们可以存入任何错误信息的字符串(就像上面的errbuf)。此函数返回其会话句柄。 举个例子,考察以下代码片断: #include pcap.h ... pcap_t *handle; handle = pcap_open_live(somedev, BUFSIZ, 1, 0, errbuf); 这个代码片断打开字符串somedev的设备,告诉它读取被BUFSIZ指定的字节数(BUFSIZ在pcap.h里定义)。我们告诉它将设备置为混杂模式,一直嗅探到错误发生,如果有了错误,把它存放在字符串errbuf中。 混杂模式与非混杂模式的区别:这两种方式区别很大。一般来说,非混杂模式的嗅探器中,主机仅嗅探那些跟它直接有关的通信,如发向它的,从它发出的,或经它路由的等都会被嗅探器捕获。而在混杂模式中则嗅探传输线路上的所有通信。在非交换式网络中,这将是整个网络的通信。这样做最明显的优点就是使更多的包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