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古史复习讲义(岳麓版)
小字版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讲义
一.2012年高考新课程文综历史特点
1.新课标、新教材、新试题
2012年是山西省进入新高考后第二次高考,以新课程标准完全取代旧的历史教学大纲;以岳麓版教材取代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其中共有9本书:必修3本,选修6本);全新试题不仅和去年山西省试题不同,而且也和去年全国新课程卷有较大变化。
2.今年文综历史历史试题,稳中有变,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突出考查学生获取、理解和分析运用历史信息的能力。取消了近年来史学常识问题的考查,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学科内部综合。关注文明史、全球史观的考查。今年12道选择题,除了33题,全是材料题,这就必然要求同学理解、分析材料。
3.今年文综历史和去年全国新课程一样,取消以往综合大题,仅剩政治、历史、地理的拼盘。
二.2011、2012年年高考新课标历史考试大纲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知识储备和知识输出是两个不可偏废的问题。注重能力培养: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等。主张精练,在最后冲刺阶段,至少做两年新课程的高考试卷。注意命题、设问角度和标准答案。这样的训练才具有较强的实战性,通过做高考试卷,把握高考的分量和难度。
2012年全国新课程(山西)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数学专复习讲座 概率与统计 新课标 人教版.doc
- 高中数学复专题讲座(第10讲)函数图象及图象性质的应用.doc
- 高中数学—高考复习专题讲座.doc
- 高中数学复专题讲座(第11讲)综合运用等价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思想解决函数综合问题.doc
- 高三生物.传与进化综合检测题(含详细解析).doc
- 高中数学复专题讲座(第17讲)三角函数式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doc
- 高中数学复专题数列讲座.doc
- 高中数学教论文 三次函数的再探索-对称中心问题.doc
- 高中数学复专题讲座二次函数、二次方程及二次不等式的关系.doc
- 高中数学复专题讲座(第4讲)一元二次函数、二次方程及二次不等式的关系关系.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