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培训分解.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紧急安全救护培训 沈东光 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各种自然灾害、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和个人心脑血管意外、老人小孩摔伤等事件时有发生,给国家、单位、家庭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绝大多数发生在医院之外,而生命的抢救黄金时间只有呼吸心跳骤停后的4-6分钟,在此时间内,伤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将失去生命或加重伤残。因此采取及时、正确、有效的应急措施可以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对保护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心 肺 复 苏 1、生存链 对心跳、呼吸骤停者的急救可以用生存链(图一)来表示。生存链包括5个环节: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前三个环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操作的,后两个环节则应由专业医生进行。 图一 生存链 二、心肺复苏 当人体心跳呼吸停止时,全身脏器发生缺血缺氧,尤其是大脑。大脑一旦缺血缺氧4-6分钟,脑组织就会发生损伤。因此最好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 (1)判断意识 轻拍患者肩膀,在其两侧耳边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图2) 图二 判断意识 (2)高声呼救。 如果有人心跳呼吸停止,应高声呼救,寻求旁人帮助,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3)将患者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翻转时注意保护颈部。 (4)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1/2)。 如图三 图三 按压部位 ?按压方法:双手掌根同方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上半身前倾,双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图四)。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成人的下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 图四 心肺复苏 (5)打开气道。用“仰头法”打开气道(图五),使成人下颚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90度)。 图五 开放气道 (6)口对口人工呼吸。将放在患者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紧患者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患者口唇周围,缓慢持续的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为1秒钟)(图六)。吹气量以胸廓隆起为宜,吹起频率成人为10-12次/分。 图六 口对口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吹起之比为30:2,即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立即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这样称为1个周期的心肺复苏。连续进行5个周期的心肺复苏,然后检查心跳是否恢复。如果不愿或不会做人工呼吸的,可以只进行胸外按压。 气 道 堵 塞 1、当发生气道异物阻塞时,患者可能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等症状。由于极度不适,他们常常以一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图七)。 2、气道阻塞急救法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称为海姆立克急救法,简称海氏急救法。 图七 “V”形手势 3、自救方法 (1)自己一手握空心拳,拳眼置于脐上二横指处,另一手紧握此拳,快速向内、向上,有节奏地冲击5-6次,反复操作直到异物排出(图八)。 图八 自救腹部冲击一 (2)也可以将自己脐上二横指处压在椅背、桌边、床栏杆等硬物处,连续向内、向上冲击5-6次,反复操作直到异物排出(图九)。 图九 自救腹部冲击二 4、互救方法 (1)握空心拳。拳眼置于患者脐上二横指处(图十),另一手紧握此拳,快速有力、有节奏地向内向上冲击5-6次,反复操作直到异物排出。 图十 腹部冲击定位 (2)对于肥胖者及妊娠后期的妇女,冲击部位在胸骨中部(图十一)。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