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3300153.docVIP

吉林省舒兰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330015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舒兰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3300153.doc

吉林省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所反映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 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 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C. 青铜器的制造 D. 水利工程的兴修 2.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早稻水上漂,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农谚反映了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3.“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这段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4.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 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 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 C. 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5.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B.非常重视祭祀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6.“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对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 B.反映封建时代人们的安乐和富足 C.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D.“世外桃源”当时只能是虚构的 7.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所用史观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8. 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 A.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B.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C. “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D.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人为因素是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10.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对该表的理解正确的是 时间 茶(万磅) 生丝(包)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5年 8019 13220 1851年 9919 23040 1853年 10122 62896 ①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②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③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④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12.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3. 洋务派是域外文明的感知者,同时扮演着清王朝掘墓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ld11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