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光包滑坡, 1.35 billions m3 4km 1km 2km * (a) 岩石 (b)砂土 (c)粘土 (d)泥石流 * * * 代入上式,有 毕肖普建议忽略土条间的切向力之差,即令Xi+1-Xi=0 或 简化为 毕肖普简化式需要迭代求解 设Fs0=1 直到假定的值与计算的接近为止 求mai 求Fs 若Fs1 Fs0 =Fs 步骤 程序 (1) 假设条块间作用力只有法向力,没有切向力; (2) 满足滑动土体整体力矩平衡条件; 满足各条块力的多边形闭合条件,但不满足条 块的力矩平衡条件; (4) 满足极限平衡条件; 得到的安全系数比瑞典条分法略高一点。 误差在2%~7% 简化Bishop方法的特点 普遍条分法(Janbu法,简布法,1954) 适用于圆弧滑动和非圆弧滑动分析 1. 求解前提: 假定条块间水平作用力的位置。 2.求解方法: ?Xi ?hi Hi+1 Pi+1 hi+1 i Hi Pi hi Oi Ni Wi Ti ?i ?Hi=Hi+1-Hi Wi Ni ?Pi=Pi+1-Pi Ti=(cili+Nitg?i)/Fs ?i ?i ?Xi ?hi Hi+1 Pi+1 hi+1 i Hi Pi hi Oi Ni Wi Ti ?i 令?Hi =0 代入求FS/ 求?Pi 求Pi, Hi 求?Hi 求Fs FS/=FS FS—FS/Δ END Y N 简布法计算流程图 3. 特点 (1)不一定都是圆弧面,也可以是折线滑动面; (2) 基本可以满足所有静力平衡条件 (3)是“严格”的方法之一 几种分析计算方法的总结 4.2.4 不平衡推力传递法 当土体覆盖在起伏变化的基岩面上土坡失稳多沿着这些界面发生。这种具有折线形滑动面的土坡稳定分析通常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法,也称传递系数法。 将可能的滑动面简化成折线,并把滑动土体相应地划分为若干个竖直土块,并保证每一土块的底面平直,然后取其中一土块i进行力的分析。 基本假定 1. 折线滑动面; 2. 假定条间力的合力与 土条底面平行,减少 n-1个未知量。 原 理 求解方法 根据各分条力的平衡条件,逐条向下推求,直至最后一个土条的推力为零。 作用在土块i上的力有: ① 土块重力Wi; ② 上一土块(i-1)传来的推力Pi-1,称为剩余下滑力,作用方向与土块(i-1)的底面相平行; ③ 下一土块(i+1)对土块i的侧向作用力Pi,其大小等于土块i传递给土块(i+1)的剩余下滑力,其作用方向与土块i的底面相平行; ④ 土块底面的法向反力Ni和切向抗滑力Ti。 由静力平衡条件, 垂直土块底面 平行于土块底面 同样根据稳定安全系数的定义和摩尔-库仑准则, 当Fs1时,滑动面上的抗剪强度只发挥了一部分,其大小与实际产生的剪应力Ti相等,故有 和上两式,消去Ti和Ni后,得 应力传递系数 Fs=1.05~1.25,土坡上有建筑物时取1.20~1.25。 计算方法: 1. 假设Fs=1,然后从坡顶第1条开始逐条向下推求Pi,直至求出最后一条的推力Pn=0。否则要重新假定Fs,再进行试算。 2.按照假定的安全系数,反推各土条和最后一条土条承受的推力大小,以便确定是否需要或设计挡土结构物。 注: 因为分条之间不能承受拉应力,所以任何土条的推力Pi如果出现负值,此Pi不再向下传递,而对下一土条取Pi-1为零。 从上到下顺序进行,先计算第1土块的剩余下滑力(取P1),然后依次计算,,……,直到最后一个。 假定一个Fs 步骤 Pn0 Pn=? 若Pn≈0,则Fs为土坡的安全系数 【例题4-2-3】土坡尺寸如图6-16所示,土的重度γ=18kN/m3,粘聚力c=15kPa,内摩擦角φ=20o。试分析该土坡的稳定性。 例 题 常用极限平衡条分法 分析方法 假设条件 力学分析 适用范围 瑞典条分法 圆弧滑动面;不考虑条间作用力 整体力矩平衡;条间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圆弧滑面滑坡;垂直条分滑坡;稳定系数偏小 毕肖普法 近似圆弧滑面;不考虑条间垂向作用力 整体力矩平衡;条间垂向作用力为零 近似圆弧滑面滑坡;适于复合滑面滑坡 简布法 条间作用力作用点位置在离滑面1/3处 考虑条间作用力;分块力矩平衡、分块力平衡 垂直条分滑体;适于复合滑面滑坡 萨尔玛法 滑体内部发生剪切;滑体上作用有临界水平加速度 整体力平衡;除平面和圆弧滑面外,滑块必先破裂成相互错动的块体才能滑动 不必垂直条分滑体;适于任意形状滑面滑坡 楔形体法 滑面受结构控制形成空间楔形体滑动 整体力平衡 岩质楔形体滑坡 平面直线法 滑坡为平面滑动;滑体作刚体运动 各分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G1工业锅炉司炉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初中诗词鉴赏》课件.ppt VIP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动火安全作业票填写模板(2022版).doc VIP
- 制造业智能制造执行系统(MES开发方案.doc VIP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年度全国乡村医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推荐】.docx VIP
- 锚杆支护工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x VIP
- 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