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讲述
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CELL BIOLOGY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显微技术 一、光学显微镜 二、电子显微镜 三、扫描隧道显微镜 四、显微操作技术 第二节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三节 细胞分离技术 第四节 细胞培养与细胞杂交 第一节 显微技术 光学显微镜:以可见光(或紫外线)为光源。 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为光源。 扫描隧道显微镜:隧道效应(隧道电流) 1752年,英国人J. Dollond 发明消色差显微镜。 1812年,苏格兰人D. Brewster 发明油浸物镜,改进了体视显微镜。 1886年,德国人Ernst Abbe 发明复消差显微镜,并改进了油浸物镜,至此普通光学显微镜技术基本成熟。 1932年,荷兰籍德国人F. Zernike成功设计了相差显微镜(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并因此获1953年诺贝尔物理奖。 1932年,德国人M.Knoll和E.A.F.Ruska发明电镜,1940年,美、德制造出分辨力为0.2nm的商品电镜。 1981年,瑞士人G. Binning和H. Rohrer在IBM苏黎世实验中心(Zurich Research Center)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而与电镜发明者Ruska同获198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学显微镜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 1. 构成: ①照明系统 ②光学放大系统 ③机械装置 2. 原理:经物镜形成倒立实像,经目镜进一步放大成像。 3. 分辨率:指分辨物体最小间隔的能力。 R=0.61λ/N.A. 表一、几种介质的折射率 表二、不同光线的波长 显微镜的几个光学特点: 制作光学镜头所用的玻璃折射率为1.65~1.78,所用介质的折射率越接近玻璃的越好。 sin α 的最大值必然小于1;介质为空气,镜口率一般为0.05~0.95;油镜头用香柏油为介质,镜口率可接近1.5。 普通光线的波长为400~700nm,分辨率数值不会小于0.2μm( R=0.2μm是光镜的极限,显微镜无论制作的如何精密,都无法突破这一极限);人眼的分辨率为0.2mm,因此显微镜的最大设计倍数为1000X。 (二)荧光显微镜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特点:光源为紫外光或蓝紫光,波长较短,分辨力高于普通显微镜; 有两个特殊的滤光片; 照明方式通常为落射式。 用于观察能激发出荧光的结构。用途:免疫荧光观察、基因定位、疾病诊断。 (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境 Laser 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e, LCSM 用激光作光源,逐点、逐行、逐面快速扫描。 能显示细胞样品的立体结构。 分辨力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3倍。 用途类似荧光显微镜,但能扫描不同层次,形成立体图像。 (四)暗视野显微镜 dark field microscope 聚光镜中央有挡光片,照明光线不直接进人物镜,只允许被标本反射和衍射的光线进入物镜,因而视野的背景是黑的,物体的边缘是亮的。 可观察 4~200nm的微粒子,分辨率比普通显微镜高50倍。 (五)相差显微镜(phase-contrast) 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使各种结构变得清晰可见。在构造上,相差显微镜有不同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两个特殊之处。 环形光阑(annular diaphragm):位于光源与聚光器之间。 相位板(annular phaseplate):物镜中加了涂有氟化镁的相位板,可将直射光或衍射光的相位推迟1/4λ。 原理 用途:观察未经染色的玻片标本 (六)偏光显微镜polarizing microscope (七)微分干涉差显微镜 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 (DIC) (八)倒置显微镜 inverse microscope 物镜与照明系统颠倒,一般在载物台之下,倒置在载物台之上,用于观察培养的活细胞,通常具有相差物镜,有的还具有荧光装置。 (九)当代显微镜的发展趋势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1. 原理 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电镜与光镜光路图比较 电镜与光镜的比较 2、制样技术 1)超薄切片 电子束穿透力很弱,用于电镜观察的标本须制成厚度仅50nm的超薄切片,用超薄切片机(ultramicrotome)制作。 通常以锇酸和戊二醛固定样品,丙酮逐级脱水,环氧树脂包埋,以热膨胀或螺旋推进的方式切片,重金属(铀、铅)盐染色。 2)负染技术 用重金属盐(如磷钨酸)对铺展在载网上的样品染色;吸去染料,干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