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第4节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课件汇编
你们想要哪种体型,为什么?
A
B
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
重庆市万州区白土初级中学 李靖华
1、既有外分泌功能,又有内分泌功能的( )
A、胰腺 B、甲状腺 C、垂体 D、肝脏
2、 下列四组腺体中,哪一组的分泌物都是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的( )
A.甲状腺、胰岛、卵巢
B.唾液腺、肠腺、垂体
C.皮脂腺、甲状腺、肾上腺
D.胰腺、皮脂腺、垂体
3.能分泌多种激素,在内分泌生理中占有枢纽地位的腺是( )
A.甲状腺 B.垂体 C.肝脏 D.胰
A
B
A
课前测评
4、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原因是: ( )
A、嗅细胞的敏感性降低 B、嗅中枢敏感性降低 C、神经传导减弱 D、人们的心理作用
5、 对于触觉感受器的分布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体表分布广泛,但密度不一
B、肢体的腹侧面分布密度比背侧面高
C、在皮肤各处呈点式分布状态
D、两点阈值越大,感受器密度越高
A
D
顺
位
1957年
2008年
死亡原因
占死亡总人数的%
死亡原因
占死亡总人数的%
1
呼吸系病
16.86
恶性肿瘤
23.89
2
急性传染病
7.93
脑血管病
21.63
3
肺结核
7.51
心脏病
16.82
4
消化系病
7.31
呼吸系病
13.89
5
心脏病
6.61
损伤和中毒
6.28
6
脑溢血
5.46
消化系病
3.04
7
恶性肿瘤
5.17
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
2.87
1957年和2008年中国城市前七位主要疾病死亡率
1、世界卫生组织(WTO)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
。
近年来,WTO又把
纳入了健康的范围。
2、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
等。
3、青少年每天应有 的睡眠时间。
4、 是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已成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
是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无烟日”是 。
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
生活有规律、 膳食合理、
合理用药 及 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8-9小时
吸烟、酗酒、吸毒
吸烟
5月31日
5、毒品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 。“国际禁毒日”是 。
鸦片、大麻、可卡因
6月26日
(二)创建健康的环境
1、包括创建良好的居室环境和 .
2、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而 、 则成为当代主要的疾病。
创建良好的水环境
心血管疾病
癌症
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发生变化(如动脉硬化、管腔变窄),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由于心肌暂时缺血而出现的心前区疼痛和胸闷。
心肌梗塞:由于凝血块堵住冠状动脉,血液不能流通而引起,症状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严重并持续时间长,往往还伴有其他症状,如血压下降、出大汗、四肢厥冷等,严重的危及生命。
高血压: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18.7kPa),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12kPa)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至少有三个因素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世卫组织在9月26日“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发表的一份公报中,鼓励儿童、青少年要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当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肥胖症、不合理的饮食、抽烟酗酒和不爱运动等不良现象是酿成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到2020年,吸烟将成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届时,每年将有大约800万人死于因吸烟引发的疾病。另外,超重也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对青少年更具影响力。偏爱快餐食品、长时间上网、以车代步等不良生活方式,使得现在的年轻人在运动量远远不够的同时,脂肪大量堆积,超重、肥胖的发生率逐年攀升,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积聚。目前,在许多学校、家庭的教育中,更多地在关注传染病的预防等方面,而很少顾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培养。对此,专家呼吁,青少年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多运动、合理饮食、不抽烟、经常检查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与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