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污染水源人工湿地处理效果与植物作用分析.pdfVIP

微污染水源人工湿地处理效果与植物作用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黑龙江省土壤动物的区系组成、功能及其地域分异规律”;中国科学院学科前沿领域项目“大庆油田开发区湿地 石油污染及其生物修复”(KZCX3-SW-NA3-40);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年学术骨干资助计划项目“东北地区给水处理厂人工湿地预处理技术与工艺研 究”(KGB200821)。 第一作者简介:杨旭,男,1973年出生,汉族,辽宁开原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研究,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通 信地址: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 145号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 单威转杨旭。Tel:0451E-mail: yangxu2005gd@163.com。 通讯作者:张雪萍,女,1962年出生,哈尔滨人,博士,教授,博导,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生态学研究。通信地址:150025黑龙江哈尔滨市利民经济开发 区师大南路1号地理科学学院。Tel:0451E-mail:hellozxp@163.com。 收稿日期:2009-11-02,修回日期:2010-01-11。 微污染水源人工湿地处理效果与植物作用分析 杨 旭 1,张雪萍 1,于水利 2,王继富 1 (1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25;2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 摘 要:为了考察微污染水源人工湿地处理效果与植物作用,采用水平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沉砂后的微污 染水源水进行了预处理试验,考察了处理效能与湿地植物作用。结果表明:水平流人工湿地系统对 COD,TP,TN和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9.89%,50.44%,53.41%和48.45%;湿地植物作用研究表明: 一方面,植物通过吸收直接去除氮、磷,在生长季节作用更明显。而且在床体前部植物生长效果略好于 后部,对氮、磷吸收也略高于后部。另一方面植物根系可以过滤、截留去除水中污染物,并为微生物提供 附着表面,从而发挥了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这在人工湿地系统起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潜流人工湿地;微污染水源;处理效果;植物作用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09-2276 Analysis on Efficiency of Constructed Wetland in Treatment Micro-polluted Water Resource and Effect of Plants Yang Xu1, Zhang Xueping1, Yu Shuili2, Wang Jifu1 (1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2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efficiency of constructed wetland in treatment micro-polluted water resource and effect of plants, horizont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was used to treat the micro-polluted water resource after sedimen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contamination removal efficiency and effect of plants in the wetland treatment syste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total phosphorus (TP), total nitrogen(TN) and ammonium nitrogen(NH4 +-N) were 49.89% , 50.44% , 53.41% and 48.45% in the horizont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on plant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indicates that it can be cle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