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那斯特拉《竖琴协奏曲,作品第25号》之初探.PDFVIP

希那斯特拉《竖琴协奏曲,作品第25号》之初探.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希那斯特拉《竖琴协奏曲,作品第25号》之初探

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 第五卷 第二期 民國九十八年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 No. 2, pp. 77-91 (2009) 77 希那斯特拉《豎琴協奏曲,作品第 25 號》之初探 宋秀娟 大葉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51591 彰化縣大村鄉學府路 168 號 摘 要 阿根廷籍的作曲家阿爾貝多?希那斯特拉(Alberto Ginastera, 1916-1983)是 20 世紀最卓 越的作曲家之一,其創作特色以運用阿根廷民族音樂的傳統元素,同時融合了現代和聲、音色 及織體來擴充、創新作品而著稱。希那斯特拉在 1965 年所創作的《豎琴協奏曲,作品第 25 號》 (Harp Concerto Op.25)是一首深具這樣特色的重要作品。《豎琴協奏曲,作品第 25 號》具有 相當挑戰性的豎琴演奏技巧以及豐富的音樂內涵,經常是豎琴重要比賽的指定曲,為豎琴家公 認的經典演奏曲目,且廣泛受到觀眾的喜愛。筆者以豎琴演奏為主修,曾演出本樂曲,因而進 一步激起研究的動機,且鑑於國內對於豎琴這項樂器研究資料較少,盼為文之撰寫能作為此曲 未來演奏、教學與研究相關文獻之參考。本研究為希那斯特拉《豎琴協奏曲,作品第 25 號》 之初探,除了「緒論」外,其內容架構為:1. 希那斯特拉的生平與風格時期;2. 創作背景與 樂曲分析;3. 豎琴演奏技巧的運用特色與詮釋之探討;4. 結論等。 關鍵詞:希那斯特拉,阿根廷,豎琴 A Study of Ginastera’s Harp Concerto Op. 25: A Compositional Perspective HSIU-CHUAN SUNG Liberal Arts Center, Da-Yeh University No. 168, University Rd., Dacun, Changhua, Taiwan 51591, R.O.C. ABSTRACT Alberto Ginastera (1916-1983) is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wentieth-century composers from Argentina. Argentine folk songs and traditional dance elements are prolifically used within his works, especially in the form of adaptations of traditional melodies and rhythm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Ginastera’s Harp Concerto Op. 25 from a compositional perspective. The discussion includes: (1) a survey of Ginastera’s life and his various compositional styles; (2) the compositional background and analysis of this work; (3) characteristic applications to harp techniques and interpretation with regard to performance practices; and (4) a conclusion. Key Words: Ginastera, Argentina, Harp 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 第五卷 第二期 民國九十八年 78 一、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 19 世紀後半期,在歐洲各地興起了國民樂派 (nationalism),作曲家喜愛使用自己民族的傳統音樂、舞 蹈、文學等素材來創作。20 世紀初期有些作曲家便延續這 樣的創作精神,以民族音樂出發,加入了各種現代新穎的創 作手法在作品中,阿根廷籍的作曲家阿爾貝多?希那斯特拉 (Alberto Ginastera, 1916-1983)便是其中之一。希那斯特拉 在 1965 年完成創作的《豎琴協奏曲,作品第 25 號》即是同 時融合了許多阿根廷民族音樂的傳統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