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三县11-12届高二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检测历史试题.docVIP

山东省潍坊市三县11-12届高二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检测历史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潍坊市三县11-12届高二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检测历史试题

高二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历 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2.某人到山东泰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道德经》,石刻上会出现的内容是 A.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C.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D.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 3.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4.“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 A.重视礼仪教化 B.主张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 5.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 “礼教始行,渊溯春秋,谁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幅楹联中的“公”是指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印刷术 B.造纸术 C.古典文化 D.儒家学说 11. 去年艺术节,某校举行了盛大的书画展览,并展示了古代的书画名作。下面是高二级的一位同学对以下作品的介绍。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是唐代欧阳询楷书,体现盛唐的社会景象,书法注重规范法度②是一幅仿古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的文字③是明清时期的作品,艺术风格不拘成法,与正统画风形成鲜明的对比④最早出现于明清时期,是民间风俗画的一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旧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 例有人夸荐”,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唐诗????? B.楚辞、、宋词 C宋词、唐诗、???? D.汉赋、楚辞、元曲 .A.B.C. D. 16.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A.宣扬了等级观念 B.矛头直指封建等级制 C.肯定教会的作用 D.肯定知识的作用.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探讨了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芬奇的《蒙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 19.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20.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