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危害论文1.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吸烟危害论文1

关于“降焦减害”理论的科学性探究 摘要 针对“降焦减害”的争议,本文考虑了降焦后香烟的危害程度和香烟吸食的情况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如尼古丁需求导致抽吸次数的改变,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两个可以贴切描述此过程的微分模型,从而得出的结论可以由点及面地解决这一争论。 对于问题一,本文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将吸烟危害模型分为两部分。首先讨论单支烟燃烧时的危害.基于单支香烟危害的微分模型建立了模型.基于多支香烟的尼古丁需求微分模型通过这两个模型,可以较描述降焦后,吸烟危害情况的变化。 问题二,两个模型我们初步作出一个定性判断。 问题三中带入数据的方法对“降焦减害”理论进一步进行定量的评估。 我们结合模型和结果对有关部门提出重要建议,希望对减少我国“烟民成灾”的现状有所帮助。 【关键词】:降焦减害 微分方程 尼古丁需求 药物动力学理论 问题的重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尽管香烟对人体有害已经显而易见地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香烟仍然是很多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目前,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烟民大国。据全球著名咨询公司盖勒普公司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烟民数量达3.2亿[1],占全世界吸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的人口总数。 在此背景下,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参评入围项目 “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提出了香烟“降焦减害”的理论体系,该项目的申报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争议,特别是“降焦减害”理论的依据成为争论的焦点。请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完成以下任务: 1)建立吸烟危害的数学模型; 2)基于模型,评论“降焦减害”理论; 3)验证你们的结论,并说明现有争议对吸烟者的影响; 4)向有关部门提出降低香烟危害的建议。 二. 问题的分析与基本思路 中国是卷烟生产大国,80%的烟民吸食的是烤烟型卷烟。烤烟型卷烟与混合型卷烟相比,焦油含量高,有害物质多。 因此,2005年年底,谢剑平主持的“卷烟烟气危害性评价体系研究”项目针对卷烟危害性评价及控制难题,建立了卷烟烟气危害性识别体系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体系,应用上述两体系对代表性卷烟产品进行了分析评价,建立了毒性成分与毒理学指标之间的量化数学模型,首次确定了7种卷烟危害性控制成分,设立了卷烟危害性定量控制指数及低危害卷烟产品的分级评价指标,构建了卷烟危害性控制方法体系。[2] 但是,不少科研人员质疑“降焦减害”这一做法的科学可信性,认为“降焦减害”是一个伪命题,甚至对香烟消费者是一种误导和诱骗。 问题一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个描述吸烟危害的数学模型。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单支烟燃烧时的危害。通过初步分析,我们发现香烟燃烧时各个相关参数之间的关联,建立一个模型.基于单支香烟危害的微分模型。但是,仅考虑单支香烟是不够的,我们预测吸烟者吸烟数量可能会反而增加,因此我们希望建立了模型.基于多支香烟的尼古丁需求微分模型。通过这两个模型,我们可以由点及面地较好的描述降焦后,吸烟危害情况的变化。 问题二和问题三中,我们通过问题一中的两个模型的公式分析,希望能够初步作出一个定性判断。继而查找相关重要的数据,通过带入数据的方法对“降焦减害”理论进一步进行定量的评估。 问题四中,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命题,我们将结合我们的模型和结果对有关部门提出几点重要的建议,希望对减少我国“烟民成灾”的现状有所帮助。 假设吸烟者所受的危害主要来自主动吸入的第一手烟,而被动吸入的二手烟对吸烟者作用远小于第一手烟,因此本文暂不考虑二手烟危害。 假设吸烟者的吸烟方式为正常的抽吸,而非病态的其他方式摄入。 假设香烟燃烧时,其燃烧速度恒定不变。 假设忽略个体差异,包括吸烟者由于抽吸深度不同所带来的相异情况。 假设模型讨论的吸烟需求和冲动仅受生理条件影响,不受习惯、环境、心理、经济等其他因素制约。 四. 符号说明 :分别表示一根烟中烟草长度、过滤嘴长度和一根烟的总长,显然有关系成立。 :一支烟的毒物含量(mg) :毒物的初始线密度 :过滤嘴对随烟雾穿梭的毒物的吸收率 :未点燃的烟草对毒物的吸收率 :分别表示烟雾沿着香烟的传播速度和香烟燃烧速度,且 :毒物流量 :毒物线密度 :人体吸入的毒物量 :点燃处毒物沿香烟穿行和随烟雾进入空气的数量数量比为,且 :分别表示吸烟时每一口的持续时间和抽烟的休息间隙时间 :一根香烟的平均抽吸总次数 :单位时间内抽烟根数 :每只烟实际被吸食长度 :分别表示尼古丁其身体内的吸收速率系数和消耗速率系数 五. 模型建立与求解 问题一 5.1 模型Ⅰ 基于单支香烟危害的微分模型[3] 吸烟过程中生成的烟焦油,约为原烟草重量的1~6‰焦油中的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能直接刺激气管、支气管粘膜,使其分泌物增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