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古代文论的一些思考
学习古代文论的一些思考
摘要: 中国古代文论无论是在表达方式上,还是理论品质上都是诗性的。形象化和诗意化的批评中参杂着批评者自己的人生的体验,使批评更具有了生命化的表达。它推崇性灵和神韵。“以庄禅哲学为根基的灵性论和陆王心学的明心论,乃是中国精神的华彩。他造就出一种审美的人,充实的人,诗化的人,这种人不被外部世界所累,却能创造出一个意味世界”。而中国的艺术精神又基本建立在庄禅的基础上的。
关键词:古代文论 哲学 诗性
我国古代文论很少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体系,像刘勰的《文心雕龙》,纯属“意外”。古代文论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他们散见于文人相互赠答的书信 ,随笔札记 ;或见之于碑文墓志、序跋笔记;抑或对床对窗诗话和围炉夜话;又有些哲思奇句,暗合了文人的创作心理和审美情趣,因此被记录流传。粗略地罗列一些中国古代文论的命题和范畴,例如知言养气、言志、原道、兴观群怨、风雅、无邪、征圣、宗经、气、风骨、神思、情采、体性、物色、滋味、韵味、性灵、意境、冲淡、沉雄、豪放、慷慨、胸襟、性情、主脑、童心、妙悟、兴会、神、形、相、势、灵秀、理气、肌理、阳刚、阴柔等等,我们很难在这些范畴之间找出可以把它们连接起来的依据,这其实古与人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古人对文学的批评是感性直观和内省体悟的方式的,很少作形而上的哲思 ,这与西方人的严密的推论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 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日:“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 于心 ,则馁矣 ……”这是典型的中国的内省的方式。主体 自身的修养不是通过对外物的认知得到的,而是回归主体本身,通过 自身的养气,达到“集义”的高度。中国哲学也类此,它是一种宇宙生命的哲学。台湾著名的学者方东美在他的《中国人生哲学》一书中这样认为:“中国民族所以梦、能有伟大的文化,与其宇宙论事习习相关的。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永恒的自然界充满生香活力,大化流行,处处都在宣畅一种活跃创造的盎然生意,就是因为宇宙充满机趣,所以才是中国人奋起效法,生生不息,创造出伟大的成就。”中国的哲学是大宇宙生命哲学,人与自然宇宙从来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一种并生的会通和合的关系,主客彼此不是完全外在的,而是统一于“气”。
由于中国的哲学在认识论上没有完全的区分主客体,因此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和审美直观的,更确切的说是一种体验性的认识。而中国的文学在主体上是以抒情文学为主导的,并对叙事文学有压倒性的优势。叙事文学在六朝刚刚起步,文抒情文学则已经有了好几百年的历史,即使在明清叙事文学强盛的时候,也没有形成一枝独秀的局面。因此中国的古代文论概括的大多都是诗歌等抒情写意等作品的特点,强调寓言载道、兴观群怨和象外之象、韵味之旨等审美特点。在我看来,审美与意识形态的文学观念在唐代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支是以殷瑶为代表的“兴象”理论,这是明显的趋向于纯粹的审美的,这一支经过王昌龄和晚唐的皎然实力逐渐强大;另一支就是一陈子昂为代表的“兴寄”一派。从今天的审美的观点来看 ,兴象一支更加具有现代式解读的可能。
中国古代文论绝对不是冗长的说理式的,它在形式上是随机和感兴的。当然古代文论中有一个很是普遍的现象就是,作家和评论家是集于一身的。这些诗人或偶读别人诗句,发发牢骚;或此时情与景会,涉目成趣,欣然命笔,得一俩句精妙言论。“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又《池北偶谈》卷十八引林光朝《艾轩集》将苏轼与黄庭坚作品的体貌之别,比喻为丈夫与女子之接客:“譬如丈夫见客,大踏步便出去,若女子便有许多妆裹,此坡谷之别也。”
仅仅就上上面的文论,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文论的基本的面貌。它基本是一种具象化的表达,对已经成型的作品不是带着质疑和对立的 目光来批评的,而是象一壶老酒,慢慢的品尝才能尝到其中的滋味。在具体的批评中,总是带着感情的。若坡谷之别,一个是豪放旷达,一个是犹抱琵琶。上一段批评文字,其语体语式灌注着生机和灵气,含蕴着个性和神韵;而它所评论的对象(苏黄作品)更是各有其灵性各有其神韵的。
捻来司空图的“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小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蔟。薄言情悟,悠悠天钧。”和“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 ,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这种批评本身就是绝美的诗歌,按照现在的学术观念很难被理解为纯粹测文学批评。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文学批评。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如何设计职业发展制度.doc
- 如何运用股权奖励员工 试题 满分 100分.doc
- 如何选择笔记本?.doc
- 如何预防肾脏病.doc
- 妈剧巡演总结报告.doc
- 妇科常见病健康教育2.doc
- 姜堰区叶甸中心小学三爱主题活动方案.doc
- 姜如康开题报告.doc
- 姜浩博第一讲.doc
- 娘子关联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方案.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