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法学 毕业设计
xx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论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名称: 法 学
学习层次: 本 科
年 级: 14 春
指导老师: xx
职 称: 副教授
教 学 点: xxx
xx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开 题 报 告
课题内容(包括课题的现实意义、目前该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的重点及拟突破的难点等)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的劳动仲裁制度是启动诉讼救济的前置程序,“一裁二审”的处理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作用,减轻人民法院工作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该制度自身固有的缺陷,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涉及到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等各项内容的劳动争议也相应变得越来越复杂,劳动争议案件总量持续大幅度上升,这种在劳动争议处理上以仲裁前置为诉讼前提的“先裁后审”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从现代法治精神考虑,该制度不能实现劳动争议处理的公正、效率、效益的目标,不利于保护劳动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仲裁机构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思考,努力构建一套适用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审裁协调的裁审模式,建立和谐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为维护社会稳定奠定法制基础。
二、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我国在劳动争议处理上以仲裁前置为诉讼前提的“先裁后审”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本文主要研究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从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出发,研究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探讨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对策,以期对完善我国劳动仲裁制度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三、论题的研究方法:
从教材、网络及各项法规中查找我国关于《劳动法》的法律条文及法律依据;部分法学家的认识、观点;通过日常工作中走访调查当事人对《劳动法》一些看法收集和在实践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准备好相关资料后,理清自己思路开始进行写作。
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措施和建议:
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是劳动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与相关范畴的比较,在对我国关于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各种有代表性学说的分析与反思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应当构建多元化的调解模式。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
2016年3月6日—3月9日 确定题目
2016年3月10日—3月15日 开题报告
2016年3月16日—3月22日 论文提纲
2016年3月23日—3月25日 初稿
2016年3月25日—3月28日 二稿
2016年4月1日—4月10日 定稿
六、论文的写作提纲:
一、引言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相关概念界定
(一)劳动诉讼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诉讼的含义
2.劳动诉讼的特征
(二)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仲裁的含义
2.劳动仲裁的特征
三、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分析
(一)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联系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仲裁前置损害当事人诉权
2.“一裁二审”浪费社会资源
3.程序重叠弱化仲裁职能
四、我国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
(一)确定裁审关系的基础
(二)构建多元化调解模式
五、总结
七、参考文献:
[1]陈俊.对完善劳动仲裁制度的再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05)
[2]宋涛.试论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问题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03)
[3]曹鸾骁.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否定性评价——兼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违宪[J].理论界.2010(01)
[4]关怀.30年来我国劳动立法的光辉历程[J].朝阳法律评论.2011(01)
[5]朱蓉.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亟待完善[J].学习月刊.2012 (21)
[6]孙宝强.劳动合同法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J].开放导报.2013(03)
[7]邓珊珊.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再建构[J].法制与社会.2014(12)
[8]徐元彪,周茜.略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
[9]陈忠谦.从仲裁的本质谈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矿井回风巷瓦斯抽放管路改造施工组织设计(终结版) 毕业论文.doc
- 矿起重机大修、改造项目施工方案 毕业论文.doc
- 矿井系统课程设计矿井生产及人员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doc
- 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毕业论文.doc
- 矿业生产安全岗位职责汇编 毕业论文.doc
- 矿用采掘装备载荷识别平台设计 毕业论文.doc
- 矿用重载车辆电子差速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doc
- 框架混凝土办公楼 毕业论文.doc
- 昆仑加油站安全评价报告《工业生产过程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报告 毕业设计.doc
- 矿用综合保护器全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doc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