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教材之困:国学应该学什么国学教材之困:国学应该学什么
凤凰周刊logApril
国学教材之困: 国学应该学什么?
摘要:
3月中旬,北京某公立小学的一位家长向学校发出公开信,请求校方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背诵《弟子规》,并提出“我的孩子应该有不背《弟子规》的权利”。事件迅速发酵,引发学界和教育界的持续讨论。
近年来,从官方到民间,对国学教育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各种“读经”活动从幼儿园到大学乃至企业中流行开来,出版机构使出浑身解数编著各种国学教材,诚可谓对过去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一种拨乱反正。
一直以来,国人崇尚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的两分法,究竟哪些内容能登入现代教育的大雅之堂,哪些内容应该弃之如敝屣,需要教育家和学者们的火眼金睛去筛选。然而一本《弟子规》即可引发如此广泛的争议,遑论在五千年的典籍中大浪淘沙。
对国学经典的筛选,绝非一人之功可以完成。为此,《凤凰周刊》组织了此次圆桌讨论,收集各方意见,希望能为教育主事者和实践者提供某些参考。
《弟子规》并非文化垃圾 徐梓 北京师范大学国学 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很多人对《弟子规》非常推崇,过去称它是“开蒙养正之最上乘”姑且不论,现在也有人说它是“圣学的骨干”,是传统文化的根本。很多地方在实施国学教育时,往往从教授《弟子规》开始。坦率地说,在众多传统的蒙书中,我并不喜欢《弟子规》。但是,对于一些人无底线地贬斥《弟子规》,直斥《弟子规》是文化垃圾,是培养奴性的工具,是毫无操作性可言的陈腐教条,现代人读《弟子规》不过是闹剧、笑剧和悲剧,我也很不赞同。 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该不该读《弟子规》,而在于以怎样的情怀对待《弟子规》,以怎样的态度阅读《弟子规》。学习经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知识之学,一种是心性之学。所谓知识之学,就是把它当作一门知识,当作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文本,通过它知道古人对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有哪些要求;所谓心性之学,是指将其作为修身养性的指南,作为培养道德的原则,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很多人对《弟子规》的批评,着眼的是后一种意义。
实际上,《弟子规》中的很多内容,我认为即便是在今天,也具有积极意义。我们甚至可以说,它不仅有普时性,而且具有普世性。“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轻诺,进退错”,如此等等,无论是古代君子,还是现代公民,都有必要据此做,依此行。即便我们以一种挑剔的眼光,也很难说它哪句就是绝对错误的。但它通篇这个不许,那个不要,简短的篇幅中,就有数十个“勿”字,这对于养成学生批判的精神、质疑的习性、任何时候都独立自主用运自己理性,的确无益。
《弟子规》之类的蒙学读物,对孩子天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或许有抑制作用。但正如美国爱家协会主席杜布森博士所说,“没有堤岸的河流,不过是一片沼泽。”河流是需要有堤岸去约束的,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需要规范和引导,而不能完全放任,这也是“教育”二字的应有之意。
对《弟子规》的评议,往往针对的不是《弟子规》本身,而是因为提倡得不得法,批评也就不到位。比如,一些老师和家长之所以让学生读《弟子规》,是基于学生读后更加听话,习惯更好,容易管理。这种心性之学的学习方法,功利性的用心,都容易招致批评。同时,有的专家在不了解其本旨的情况下就率尔批判,比如说“亲有疾,药先尝”不科学、是把孩子当作实验品,也遗人笑柄。?
还有观点认为,《弟子规》不适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实际上,《弟子规》之所以能流传广、影响大,能够在儿童少年的课堂上风行,就是因为它在形式上特别适合孩子的认知水平。三字一句,短小精悍,形式整齐,连贯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孩子们喜闻乐道。
国学训导与自主精神不冲突
郭齐勇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博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国传统教育,特别重视培育孩子的品行修养,古人讲“蒙以养正”或“正蒙”,即开蒙的时候一定要端正。这是说,由有德的家长与老师对儿童发蒙,教他立志做一个正直的人,有理想情操的人,这将有益于他一生的健康成长。
其中,脍炙人口、传之久远的蒙学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幼学琼林》等,还有一些家训、家书等读物,都是“正蒙”的好教材。“四书”及其他典籍中都有不少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教育我们如何立志有恒,如何做一个对民族、对人类有用的人。
如《朱子家训》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它在教育富家子弟要有家庭责任感,现在家长溺爱孩子,孩子不知天高地厚地张扬,有时候是胡闹。而传统蒙学是希望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不要萎靡、疲沓,要自强不息,承担家庭义务,耕读传家,要有敬畏之心和做人做事的基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课件-(2).ppt VIP
- Q_SY 10016-2023 数据湖管理规范.pdf VIP
-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共2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05G525 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适用于钢吊车梁).pdf
- GNSS测量 GNSS测量 RTK线路放样1.ppt VIP
- 医院信息数据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年申论答题卡(练习标准)打印版 .pdf VIP
- 初二作文范文.docx VIP
- 《课外古诗词诵读》之《 赠从弟》-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精选课件(统编版).pptx VIP
- GNSS定位测量 RTK放样 实验实习实训-GPS-RTK点放样.doc VIP
文档评论(0)